15、人心-第2/3页

加入书签
    “就如那句安,虽然兵败降敌,但事出有因,乃是迫不得已。虽然他也奉命搦战,与故国刀兵相见,但多少顾着一些昔日的情谊,没有肆意辱骂故主,心里想必是存有一点廉耻之心的。”

    “先生说的是。”

    姜绍没想到李简见微知著,对人心如此洞察,但他很快也发觉自己刚刚的话可能让李简这个同样是托身异国的降人有感而生,时事如此,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再说什么。

    “睹物思情,一时失神,让公子见笑了。军议时间将至,我们走吧。”

    过了一会,缓和了情绪的李简勉强一笑,连忙招呼姜绍一同启程。

    于是两人联袂下楼,前往中军所在的阁尉官寺。

    剑阁是由诸葛丞相经营起来的军事关隘,地位重要,一直都设有阁尉负责防务,率领兵民屯田。关隘内各类军事设施齐全,中军临时设在阁尉官寺。

    路上,姜绍向李简打听军议的事情,李简反问道:

    “公子以为,魏军虽然被挡在了剑阁之外,但国中还有何隐忧?”

    “有两件事!”姜绍显得忧心忡忡,直言不讳自己内心的担忧。“一件事是钟会军翻山越岭,另辟蹊径,绕到剑阁的后方。另一件事,就是迟迟不见踪迹的邓艾军了!”

    李简有些动容,“那这两件事,公子是否跟大将军说过?”

    姜绍颔首,随后低下头。

    彼时姜维忙着整合各路兵马,巩固剑阁防务,虽然听进去了姜绍的话,同意派出一些伏路兵侦探防备钟会派遣精兵另辟蹊径,派遣吏士告喻各关隘加强戒备,但对派兵防守江油的建议却没有采纳。

    蜀汉军队连连战败,士气低落,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十个打一个都可能自行崩溃。所以姜维主张聚合兵马、紧守剑阁,反对分散兵力防御各处关隘,他好不容易将汉寿的军队调到了剑阁,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分兵去偏僻的江油加强防守。

    若江油要加强,阆中要不要,还有其他地方呢?

    毕竟姜绍这个吹哨人说的是隐忧,大将军要当即应对的,是剑阁外十几万魏国大军进攻的现实压力。

    经过写《御敌策》一事,李简欣赏姜绍的先见之明,他叹息道:

    “国势如此,想要挽大厦之将倾,非得大智大勇、众志成城不可,大将军身处高位,为众矢之的,处此境地不可不持重小心,公子还需体谅大将军的难处,努力努力。。。”

    ···

    军议堂上。

    今日军议来的多是国中重将,在座各路将领无不位高权重,威风凛凛,名位不显的姜绍只有跟别人挤在末席旁听的资格。

    大将军姜维身居首位,脸色肃然,亲自向众人说了最新的紧急军情。

    一件事情是钟会遣兵绕道,与从阴平入景谷,一路翻山越岭、斩荆披棘七百余里的邓艾军会师江油,守将马邈投降,魏军成功绕开剑阁,在侧翼突破,开辟了新战场。

    另一件事情是成都朝廷的军事部署,天子刘禅已经遣使东吴求援,调回镇守巴东的阎宇军队,并派遣卫将军诸葛瞻率兵迎敌,眼下诸葛瞻的军队就驻扎在涪城。

    照例,大将军让诸将吏议一议,眼下在剑阁挡住了魏国的十几万大军,各军是否要分兵与涪城的诸葛瞻军汇合,先剿灭突破侧翼的邓艾军队。

    这两件事情都是牵涉众大、颇多争议的军国大事,帐中将吏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