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再燃战火(二)-第2/3页

加入书签
    “没有动静?”高峻山反问道。

    “是的。”李部司也道,“城外一片漆黑,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高峻山摇头道:“一片漆黑不等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立即派一队人马去打探一番。”

    李部司道:“我已经派人去了。”

    “很好!”高峻山满意地点头。

    正说着,前去打探的人回来了,是个千总,高峻山让他前来回话。

    这个千总来到几位将领的跟前,显得有些拘谨,紧张得搓着双手。

    高峻山鼓励他不要拘束:“你看到了什么慢慢地跟我们讲,不用紧张。”

    “是这样的。”千总涨红着脸,“俺领了十个兄弟爬上官军筑起的土坡,看到那边黑压压的遍地都是人,正在掘地。”

    高峻山微笑地点点头,并且表扬了这个千总:“你很勇敢,你可以先回去了。”

    千总离开后,高峻山对蔡芝山和李部司道:“掘地?他们想干什么?”

    蔡芝山道:“掘地攻城?看来他们是想挖一条地道通到城墙根,然后用火药炸开城墙。”

    “为何他们挖地道我们却听不到呢?”李部司问。

    高峻山笑道:“风向,现在刮的是西北风,所以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动静。不过,这风也可为我所用呀!”

    李部司又问:“如何用?”

    高峻山道:“立即用抛石机,轰他奶奶的!”

    蔡芝山笑道:“我们处于上风,用抛石机狠狠地打他奶奶个熊!”

    李部司听明白了,立即下令,城外弟兄下地道,十二部抛石机负重抛射。

    抛石机抛出的巨石阵借助风力在高空画了一条弧线,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明廷军队的头上,这次高峻山能够清楚听到城外呜哇乱叫的声音……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李部司登上西城楼,看到城外的干土地被污血浸染得一片片的发黑,很明显,尸体已经在昨晚上就被他们自己给掩埋了,在清晨的阳光下,一堆堆的苍蝇在忙个不停。

    洪承畴的军队已经退回五里外的营地,而西城门的义军开始清理打扫前沿阵地。

    洪承畴吃了个大亏,十天没敢来攻城。十天后,天公作美,连下三日大雨。这场雨对百姓来说,犹如甘雨,既提供了用水,又净化了空气;对义军来说,犹如天兵,它阻碍了敌人攻城的步伐。

    大雨下了三天三夜之后,气温剧降,虽然雨停了,洪承畴还是没有向平凉展开攻势。

    高峻山利用这段空隙,去了一趟崇文书院,并为学子们带去了过冬的棉衣和三十块怀表。这三十块怀表原本是配给武将的,高峻山发现这些将领们根本就不把怀表当回事,一怒之下将怀表全收缴了,现在发给这些文人,应该是物尽其用了。

    书院依山傍水傍山,楼阁庭园清幽风雅,朱色大门洞开,上书一副对联: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高峻山来到书院门口,已闻书声琅琅。跨入大门,整洁干净的回廊辗转曲折,以圣礼殿为中心,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书院共有殿宇书堂六十四间,其中包括藏书阁、明伦堂、宗儒词、先贤祠、崇圣殿、养心殿等。

    书院的山长(院长)姓黄,单名叙,是一个开明的人。高峻山向黄山长说明了来意,便一同往崇圣殿走去。高峻山要在这里为学子们上一堂世界地理课。

    书院有一百多名学子,高峻山拿花名册逐一点名:“刘理顺。”

    “有。”一个四十出头的壮年人起身答道。

    高峻山认得他,所以不感意外。他家境贫困,为了糊口,一面读书一面做私塾先生,去年六月黄河决口,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投奔了高峻山的义军,高峻山知道他喜爱读书,所以特批他来书院读书。

    “房廷建。”

    “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起身答道。

    “张三就。”

    “有。”一个胖乎乎的小子站起身来,引起课堂一阵哄笑。

    “汪国荣”

    “俺在。”一个干瘦的小男儿站起来,又引起了大家的笑声。

    “张调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