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动力锅炉

加入书签


  刘明的面前摆放着五块石板,一张石板,就是一张设计图,从标尺到三视图。虽然放到现代社会,那些老绘图员会满脸鄙视的想要把这几张‘草稿’撕了用CAD重新画,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些图纸,确实是比达芬奇手稿还要完整精确的高级图纸。

  图上的内容,刘明甚至一个线条一个线条的进行了琢磨。

  对,就是琢磨,没有学过工程设计,很多东西都要靠想象,靠猜,靠琢磨,或许在正式炼成之前,可以进行小比例的进行模型设计,进行试验。

  第一幅图案是一个很东北的一个铁质的火炉子,圆形的炉子,铁质的炉箅子,甚至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炉圈子。这东西在城里多少年没看到了,刘明上次见还不知道自己多大的小时候。不管怎么说,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二张图纸还是一个炉子,只不过上面是一节水箱。算是土锅炉了。

  第三个炉子的结构就复杂的多了,设计了一层双层结构的炉子,多出两根水管。别说没有水泵,刘明小时候见过,就这样,后来猜测,这是靠热对流进行循环,用来对房间进行采暖。

  人类的文明就是烧水的文明。就这三幅图,已经可以说蒸汽机前面的技能树全部点亮了。

  正常工业发展,起码是十年以上的发展时间。

  而第四章图,就是一张明显成熟的蒸汽轮机。

  卧式的锅炉,分段式的带预热的水箱、锅炉,阀门、炉门、清灰口。产生的蒸汽直接吹动后部的桨叶。

  最初的蒸汽机,走的气缸、连杆的技术路线,参考老电影里的火车,刘明并不知道详细的结构和科技树,所以没有办法按照科技树的方向一步一步向上爬,而是最近同时在搞船只的设计,有螺旋桨的设计——谁上明轮啊,而螺旋桨和叶轮,这个地方的设计理论近乎是通用的。

  先进的设计,必然带来诸如加工、精度、强度的问题,但刘明的这只是个小船,动力输出要求不高,而且炼金术永远的神,小规模生产的超级外挂。什么加工难度、精度问题都是渣渣,都不是问题!

  但刘明并不是要现在就开始搓这个,因为设计并没有做完,旁边最后的一张大石板上,一艘修长的游艇,其总设计图才设计了一小半,具体的数据、平衡还没有做,现在就算搓出来,放水里,就是倾倒、沉底的命运。

  而且钢铁材料也不够。

  刘明现在要搓的,是一个船用蒸汽机相同构造的锅炉。

  随着刘明手中的笔墨不断的勾勒,地上渐渐的出现了一副方圆三米的巨大炼成阵,阵图中间的留白的地方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拉丁文字。

  揉了揉已经发花的眼睛,刘明再次确认地上文字的正确。

  这很程序员,很debug。

  这算什么,魔法时代的码农吗?

  摸了摸自己茂密的头发,刘明有些无语,不过在想到码农这里的时候,刘明就再次的审视了眼前的阵图。刘明不是码农,是个工人,但稍稍听过些许编程,嗯,好吧,只听过几个名词。但一句程序调用,就能颠覆整个炼成阵的书写规则。

  “或许在以后的超级炼成的时候,首先抄录的是各种零部件的炼成公式,然后,带入一部分数据。还说自己不是码农。”

  刘明知道,真要是徒手搓战舰,无数的相同的结构,无数的零件,完全徒手将图纸转成拉丁文,这绝对是个巨大的工程。而按照程序调用的方式来书写的话,整个阵图的复杂程度会下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是,这只是个思路,现在还是要忙碌手中的阵图。

  用每天做饭存下来的血液将阵图描绘,搬过来一根炮管,再扔下来两大块石头。

  一阵光芒闪过,阵图消散,中间的材料变成了一座卧式的锅炉。

  底座、加热室、水箱、蒸汽室。甚至在外面铺上了一层空芯的石块作为保温结构。

  没错,刘明将蒸汽机的锅炉部分拿过来了,当做了浴池的锅炉。而且提供的也不是热水,而是最初的“暖气”,高温的水蒸气!

  将蒸汽直接导入叶轮,就是蒸汽机,接上变速箱连到螺旋桨,这就是船用动力包,去了动力轴换上上发电机,电线、电动机这就是电传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