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于谜底

加入书签


西书楼有一栋二层书楼。

        楼顶歇山,飞桥栏杆,明暗相通。

        一楼内的藏书大可分为三大类五细项。

        以文字载体划分为三类:简书、帛书、纸书。

        又细分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军事经济、历史文化及其他五项。

        楼内靠窗的地方是三排书架,架上或是一捆捆竹简卷轴裹着深灰色的书衣包,或是装订成册的本子,都整整齐齐的摞放在架上。

        干净无尘,空气间漫溢着淡淡的书墨香。

        书架正对面是一排桌子,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方便取书阅读的学子及时做摘录和抄写。在印刷术还未发明之前,书籍千金难求,尼山书院的藏书于天下学子来说简直华胥之国。

        此楼层学子可随意进出,但进者不可自带书籍竹简,亦不可将楼内书籍带出。

        二楼则只有品学兼优者可入,据说里面的经书典籍较于一层要丰富许多,甚至连秦始皇焚去的部分已经遗失的书籍都可在里面找到整部或残卷。

        近午时,书楼的人不多,王蓝田将一楼的书目浏览了个大概,拿了卷王弼作注的《道德经》看了起来。其中内容与她往日所读稍有出处,批示注解尚未来得及看,只誊抄了与记忆中不同的句子。

        许是因为早上起得太早,又或是暖阳哄得人想睡觉,王蓝田搁了笔,打了个哈欠,眨了眨打架的眼皮,瞧着外面的天,估摸着这时候回去还能补上一觉。

        她起身将桌上的东西摆放好,卷好做了笔记的纸,拎书放回架子上,也不知想着什么,不看路蹚着步子往后退,结果撞人了。

        “抱歉啊。额……”她忙转身,待瞧清所撞之人后,神色一怔,随即扯出一个笑来,“好巧啊,文才兄。”

        “呵。”来人从嗓子里挤出一声笑,唇上上扬,面上的笑容颇带讽刺意味,“真巧,蓝田兄。”

        细数初识的这些时辰里,“蓝田兄”倒是第一次从他口中说出。

        想着朝食的闹剧,她决定先做退让,侧身退了一步做出了个邀请的手势,“您先。”

        马文才斜睨了她一眼,走到前面的架子前停留了片刻,才拿了本书离开。

        王蓝田眼尖的瞧见书页上的名字《道德经》,她不由的挑了下眉角,看着他高大宽阔的背影,不由的为昨晚的冲动抹了把汗。

        当然,也亏她机智。

        吃了瘪就抱着被子去二进屋的榻上睡了半宿,再没给马文才将她踹下床的机会。

        出书楼,沿路向西而行至尽头后右转,可见锗色大门。

        白日里门大开,抬头望青砖黛瓦,檐角飞联,天轻云淡。

        门的正对面一池荷。

        池边围满了头戴帻巾帽,着黑边白色的广袖襴袍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