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五章 我的祖国-第2/4页

加入书签
    可是物以类聚,一通不要脸的自吹自擂对纽约佬而言简直是打鸡血,音乐厅再次掌声雷动。连华人华侨们也吃那一套,不少面孔都兴奋起来了,面子已经不重要了,况且杨景行自也热烈为指挥家捧场显得没根本意识到被遗漏。

    换着花样又一次把令同行羡慕的爱戴骗到手,耶罗米尔似乎终于要满足了,他在巡视观众席的过程中慢慢放下了脸上的鼓吹怂恿,当不经意把视线落在下半场作曲家那边后就显得更多少啥豪情壮志了,甚至淡然起来。

    很可能又有事情要发生,听众们赶忙集中注意力,音乐厅里快速安静到准备迎接开场曲的程度,大家凝神屏气盯着舞台,也有不少好事的用几乎挑衅的目光看向作曲家。

    看着对手酝酿积蓄了一会后,耶罗米尔在全场安静中不用大么大声了,而且用正常音量还显得更稳重更有底气:“在这个特殊的将被记载的夜晚,对我而言更加重要的发生是,我对音乐有了更高的敬畏,我将更虔诚更谦虚地服务这项艺术。”

    听起来好像是严肃话题,面对指挥家虔诚的停顿,观众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响应为好,畏畏缩缩犹犹豫豫的掌声没能成功响起来。

    停顿之后,耶罗米尔几乎自言自语了:“《杨景行第二交响曲》,这个世界的又一个幸运。”

    指挥家一点激情都没有的样子,好像都不想别人听到他的话,听众们也准确把握指挥意图,继续安静着。

    耶罗米尔显然很满意,稍作沉默后就再度高兴高亢了起来:“谢谢,谢谢!接下来将由浦海的演奏家展现他们的专业,我充满了期待。”

    难得指挥家今晚呱呱说了这么多,听众们再次拿出热情来。耶罗米尔却像是真的没什么留恋了,他回头就招呼乐团起身向观众致意,看样子是要带团退场了。是不是因为之前没有人叫安可而生气了 ?听众们连忙拿出了更高的热情来,呼唤安可的声音也再次踊跃冒头。

    耶罗米尔却一点不讲情面,不等乐团致意完毕他就先朝舞台边上走去了,动作快的乐手们已经跟上了。

    乐团不像是演戏呀,返场肯定没希望了,但是听众们也没特别失望,因为台上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向舞台下致意后又坐下了,说明还是有餐后甜点的。

    然而掌声并没马上停下,听众们可能是要弥补一下。今晚观众席的表演也是罕见的精彩纷呈,只是大家有点忘乎所以导致了百密一疏,音乐厅里没有应景地出现全体高呼安可的局面,平常情况下这种情况对指挥和乐团简直是耻辱呀。主场观众们的致歉也很有诚意,掌声持续热烈但没人叫返场了。

    台上的十六位民乐演奏家当然知道哪些掌声不是给自己的,他们就自顾自地作准备,认真翻一下乐谱或者一本正经地互相沟通两句,显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

    掌声持续了好一会,并没见纽爱有人出来表示一下,挺没面子的,于是观众席上越来越多的人又视线锁定了罪魁祸首杨景行。当然得算在他头上,如果不是他不守规矩大家早就按流程把事情办得妥妥的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杨景行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管别人怎么暗示明示,不管那些针对他的是和颜悦色还是正颜厉色,他都抗住了,何况这一次对方的声势还没前两次整齐。看得出来不少华人同胞还是欣慰甚至高兴的,没有掉面子。

    四面八方陆陆续续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后,听众们放弃了对作曲家的针对,还不如好好把掌声献给舞台呢。可舞台上也没人搭理呀,掌声就逐渐消减。民乐演奏家们也准备好了开始看着观众席,让还是懂点礼数的听众们更快地地安静下来。

    音乐厅里只有零星的巴掌声后,台上最年轻的琵琶女演奏家笑吟吟站了起来,稍微离开座位一点后响亮发声:“ladies and gentlemen,good evening,we are very happy……”

    民族乐团请的那次帮忙接待尤金的专业翻译一起创作的致辞,三十岁不到的琵琶女演奏家也刻苦地把发音练习得还过得去,只是听起来依然有明显的晚会味道。问好之后,女演奏本来有点紧绷的声线逐渐放松越来越流利,有点自吹嫌疑地说这次来到纽约跟大家见面的只是几百种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其中四种。纽约是个美丽的城市,说着不同语言的友好善良的人们在这里相聚,我们很想向所有人表达诚挚谢意,可我连英语也说不好,不过没关系,还有音乐可以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