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全村都不看好养蚕生意

加入书签


林溪拿着手里的租约书,高高兴兴地离开赵潭家。

沿路的村民好奇问道,“妹子,你这次准备做什么生意?”

林溪笑笑,“东山的桑树不是挺多的嘛,我准备养蚕。”

村里人面面相觑,这养蚕有个什么用,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从来没有打过别的主意。

说起来,林溪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背靠一大片桑树林,这里的人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养蚕。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说养蚕的历史非常久远,为什么这里的人对蚕陌生的很。

“你们要是有愿意跟着我干的,找吴婶报名去。”林溪喊了一声。

村里人更奇怪了,“马上就是冬天,你这蚕也养不活啊。”

“我知道,这不是要在春天到来前准备好。”林溪又道,“回头我还要盖屋子,你们没事的,大可过来帮帮忙。”

冬季是村里一人一年中最闲的时候,听到林溪这么说,兴致都很高昂。

至于林溪所谓的养蚕大业,却没有多少人看得上,他们都觉得养蚕是个没啥赚头的行业。

后来林溪听吴婶说,以前村里也有人养过蚕,不过是收集些蚕沙卖给药房,做个添头。

而且养蚕的,后来被那些破茧而出的蛾子吓的不轻,后来村里再也没有几个愿意养蚕的了。林溪觉得实在好笑,一般来说,蚕茧阶段就已经要开始制作蚕丝了。等到破茧,丝无法连成一条,已经没有什么用处。

“妹子,你确定养蚕能挣钱?”吴婶还是有些怀疑。

“婶子,我几时骗过你。”林溪道。

最后的结果出乎林溪的预料,村里人都对养蚕这事不看好,觉得林溪就是手里有钱瞎折腾。

林溪也懒得解释,把唯二自愿报名的两位喊了过来。

一个崔红月,一个薛丽丽,两人同病相怜,都是年纪轻轻死了男人,被村里人视为不详。

这些自然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古代的医疗条件差,得个伤风感冒,不及时救治人都要完蛋,怎么能把罪责都归到女人身上。

“我听吴婶说,其他人都不愿意过来,只有你们两个报名。”林溪道。

崔红月点头,“我们商量过了,实在是家里快过不下去了,这眼看着冬天要来,孩子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我……”

说着,崔红月掩面哭泣起来。

薛丽丽跟她一样,自然很能理解崔红月的心情,“老板,我们从小就是做惯活的,不管是田里的活,还是家里的活,我们都可以!”

林溪看崔红月哭的伤心,递给她一方帕子,但她用袖子抹了一下鼻子,不好意思道,“妹子,让你见笑了,实在是家里光景不好。这帕子你收好,我们不值当用这么好的东西。”

刚才一摸到手帕的料子,崔红月就知道东西肯定好,可不能教他糟践了。

“话我先说在前头,”看崔红月镇定一些了,林溪这才开口,“养蚕是个极为辛苦的活,你们要是跟着我干,家里的田地只怕是顾不上了,你们可想清楚。”

薛丽丽笑了,“老板,我们家里哪有什么田地。”

自打两人成了寡妇,就被原来的家里以分家的名义,让她们单过。

不过,说是分家,其实一亩田都没有分给她们,就象征性地给了两只鸡,一点农具。

这事村里人都知道,但大家都觉得寡妇不详,所以对婆家的处置没有多少意见。

林溪没想到村里人在这方面竟然如此迷信,叹了口气,“那就好办了。”

说完,林溪走到自家的衣柜,从里面拿出两份早就准备好的布料和棉花。

“你们拿回去给自己做身衣裳。”林溪道。

薛丽丽和崔红月却不敢接,林溪对她们太好,好的超出常理。

“怎么了,拿着啊。”两人不接,林溪只好硬塞到她们手里。

“我这边包了个山头,你们大概也听说了。这几日赶紧把自己的衣服做好,山上冷,不多穿点受不住的。”林溪道。

“老板,我们可以的,去年冬天也是这么过来的。”薛丽丽道。

林溪看着两人身上薄薄的单衣,无语凝噎,虽说桃李村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穿个单衣也过不去啊。

“别说了,后面的活还多着,你们得赶紧收拾好,调整状态。”说着,林溪又想起一件事,“我还没跟你们说报酬吧,一个月一两半,就是一千五百文。”

薛丽丽和崔红月愣在原地,路都不会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