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十九霭散-第2/4页

加入书签
        事实上陈乐康并不想和尤希望耗着,他要真心想如何有的是办法。可对方第一次这样正正经经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谈话,要是直接回绝,虽然不至于被认为是怕她,但若传出去也难免让人觉得自己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陈乐康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上水,水居然还是热的。他眉头一挑,笑道:“尤大夫好奇心也是很强,正好我现在不算太忙,就跟你说说当年那些事。”

        “洗耳恭听。”

        “你既然做了这么多功课,应该知道那年脑膜炎有多么肆虐。那时候到底不比现在,一边防疫一边救灾……至少**你是经历过的,知道那是什么样。

        “所有人都是拼尽全力的,所有医护人员都不敢懈怠,个个连轴转,不是比喻,就是脚不沾地地干活。尤其是每当病情爆发的地方,但凡有神经内科、传染病科、感染科这样科室的医院,全都挤满了床位,那边好了这边又有状况。好几年啊,病魔换着地方跑,最后终于慢慢有所缓和,终于开始了扫尾工作,各地的疫情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即使是这样,仍然可以说还是人心惶惶。谁不怕?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省里下了规定:给前三个病例清零的地级市给予荣誉称号。不过诱人的倒不单单是这荣誉称号,要知道这样的奖项通常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奖金和资源。各个市当然在各领导的号召下争先恐后地做扫尾工作啊,醇岚市也不例外。那时候,醇岚市的卫生局局长叫秦皋,那时是出了名的为民着想,清正廉洁。在位十几年,不但大事跑在第一个,芝麻大的小事也是能帮的帮,不能帮的变着法帮。

        “当时的醇岚市,虽说也是公认的一线城市,但医疗方面还远没有达到如今领跑全省乃至全国的局面。要资源,没有。要外聘专家,没有。要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没有。要器械,没有。要药源,没有。要知名度,没有。所以,可以说是非常需要这项荣誉的。

        “那会醇岚的疫情的确是控制得还可以。几场小爆发也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可是扫尾工作哪是那么容易完成的?别说这种全国性疫情,就算灾后感染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好了。就算大家上下一心,疾病这种事情是听你差遣的?紧赶慢赶,终于只剩下最后几个,全部转移到同一医院。可是几个邻市眼见着都要全部清零了,作为交通枢纽的醇岚市患者基数本就比他们大,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个时候,秦皋做了一个决定:谎报。可是病人那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啊,有几个还在住院。虽然都早就脱离危险期了,但没痊愈就是没痊愈。总不能前两天还在传院里剩下几个几个脑膜炎患者,突然有一天就同时病好了。为了让群众信服,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命令此院即刻设立一个‘开放日’,这一天院里所有医护人员非治疗操作时不得佩戴除医用口罩外任何防护用品。至于几个尚在住院的病患,秦皋则安排给他们每人一笔‘抱歉费’,全部暂时回家疗养。然后,再在‘开放日’的同一天宣布醇岚市清零。

        “‘开放日’前,医院里急急匆匆地消毒了全院上下,从手术室到走廊到治疗室到人……就是怕出现什么意外。奈何时间实在太紧迫,再说,这哪是简单消毒一番就能保证万无一失的?于是,那一天,醇岚市新增内膜炎感染者一例。是此院的感染科大夫杜晓峰。

        “当然,其实这是事后半个月,杜晓峰直到过了潜伏期才被发现的。可是那一时间段里,根据杜晓峰的行程,除了这个原因再找不出第二个。虽然说有时候就算全副武装也会被感染,全然是概率问题,但我们总是需要一个罪魁祸首的,这是人之常情。再者,本就是秦皋自己犯下了大错,就算所有人都推波助澜让他被查,他也不冤;又或者,这时候没有人检举他的行径,以后也还是会有,只不过不会带有如此强烈的恨意。因为当初没人反对也都是因为第一领导的威慑力够强,第二他的出发点是一片好意,换种说法就是事成后从领导层到医护到患者到其他群众都是可以获得切实的利益的:名声大噪、医疗便捷、保险优惠,等等等等。可是不管最后成功与否,一旦尘埃落定,所有好处分至各家,就必然会有知道幕后真相的正义者和好事者上报,并且是一次不成功就上报多次的正义者和好事者。就算本市的知情者全都菩萨心肠念着他是为了大家才犯这种弥天大罪,传到别的地方也是一样的结果。也就是说,秦皋一万个罪无可赦,但最后锒铛入狱的结局,他其实是早就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