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孙权问计

加入书签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孙权来到柴桑是周瑜万万没想到的,所以当他看清走进来的身影时差一点懵了。

  “主公……您怎么来柴桑了?”周瑜连忙想要起身给孙权行礼,不过被孙权眼疾手快的按住了。

  “公瑾,你还是先养伤吧。”孙权很严肃的按住周瑜,让其重新躺回了床上。

  “些许虚礼没什么,你身为水军都督,身体最重要。”

  周瑜重新躺回床上,稍稍舒缓了呼吸,才看向孙权询问道,

  “主公,为何您要亲自来柴桑?有什么事情可以派……”

  “有些事情我需要亲自来跟你谈一下。”孙权叹了口气,打断了周瑜的话语。

  “有些事情我很难处理了,我需要亲自和你谈一下这些事情。”

  孙权语气中的几分无奈让周瑜愣住了,回过神来之后急忙开口道,

  “主公有何困难?……莫非是追查细作的事情?”

  孙权苦笑着点点头,这几日他在接到周瑜送来的晓室的情报之后,大喜过望。自认为这一下一定可以轻松将那个荆州的细作就出来,于是理解安排人巡查符合条件的人。

  然后很快他手下的人把在秣陵调查的情报送上来之后,孙权头都大了。

  经过晓室的仔细的寻查之后发现,他手下有一半的士族和他孙氏或多或少有些仇恨。尤其是吴郡的几个家族,当初因为孙权兄长孙策攻打江东,几乎每个家族都有重要的成员死在孙家军手上。

  也就是说,他手下一半的士族拥有嫌疑和动机,四舍五入就相当于他麾下全员小奉先。

  这个情报让孙权头疼的不行,说实话孙权自己都奇怪,为啥底下这么多有仇的士族他的地位还能这么安稳。

  孙权的担心周瑜毫不在意,他也是出身士族家庭,他很清楚那些士族的家主似乎压根没把这些仇恨当仇恨。

  不过现在看来,想揪出这个细作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主公,据我猜测,能给刘表当细作,并且冒着诛连家人罪行去干,应该不会是大士族。”周瑜沉思了一下,对孙权说道。

  “如果是根深蒂固,族人众多的士族,他们没有必要去给刘琮送情报。因为就他们本身家族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扬州都是无法被忽视的。”

  “能为荆州做细作,其身份必定不是大士族出身,可从落魄士族之中寻查,其还一定是主公您身边的人,否则无法得知那么多核心情报。”

  周瑜的分析让孙权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他低着头稍稍一琢磨,脸色刷的一下阴了下来。

  他立刻想起那个年轻的身影。

  没错,就是陆逊!

  陆逊出身吴郡陆家,也曾是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家族的族长陆康,正是以前的庐江太守。

  当时袁术的割据势力屯重兵在邻郡九江郡的郡治-寿春。袁因为军队缺粮,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

  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袁术大怒,派遣孙策攻打陆康,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陆康率军队固守,带领着忠于他的兵马在庐江与孙策死磕。

  陆康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后月余,他就病逝,时年70岁。陆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活下来的陆家族人也大多受了不小的折磨。

  陆逊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建安八年的时候,陆逊却不计前嫌的主动在孙权麾下出仕,并凭借优异的才能很快身居高位。因为其谨慎听话的性子,非常受孙权的重用。

  当然,陆家不计前嫌跑到孙权麾下出仕的人不止陆逊一个,还有一个就是陆绩。

  只是孙权之所以怀疑起陆逊而不是陆绩,最大的原因就是,无论是商讨南征交州,还是周瑜偷袭长沙的计划,陆逊全部在场,而陆绩却压根不在。

  一时间孙权开始不断回忆陆逊的一系列行径,越想越感觉陆逊是荆州的细作。

  建安八年,那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刘表南征张津,大破荆南和交州联合的叛军,攻占苍梧,任命吴巨为苍梧太守。加强了对荆南的控制力,一时间风光无限,大有一种兵锋直指扬州的气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