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加入书签


一场秋雨一场寒,  自从下了那场雨,才真正有了入秋的味道。

        几天前秋收官来村里收了粮,云家上缴了一年的粮税,这里税收按的是人头,  满丁税一石,  哥儿和女娘减半,  十三岁及以下孩童不算,  儿童年满十四,  就要按成人的数量交。

        若农民拥地八十亩以上,  则按亩产来缴税,  八亩地缴税一亩地的粮,这也是为了让大地主多缴税的意思。

        叶峥所在的溪山村祖辈都没有出过坐拥八十亩地的富农,也就全部纳的人头税。

        按一石在100-120斤之间算,  云家一年要交的人头税就是三石多四石不到的粮食,  约摸三四百斤,  从数量听起来的确不苛刻,  现代社会,亩产千斤不是梦,  但在大启朝,农民种一亩地的稻子或者麦子,亩产普遍在250斤到280斤之间,  哪年能收个300斤,那就是大大的丰年了,  十年难遇一次的那种,所以这税其实还是蛮重的。

        今年总的来说还算风调雨顺,  云家的八亩地总共收粮十九石左右,  交了税,  粮仓里满打满算还有十五石粮食,还不全是稻谷,苞米、大豆和一部分黍子都算在里头,这就是一年辛苦的结余了。

        望着粮仓,叶峥想着怪不得古代农民苦呢,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才余这么点东西,既要养活一家老小,又要照管儿女成亲,怎么能不穷呢。

        云家爹娘却觉得很满足了,除了这些粮食,叶峥给的二百两没怎么动,外加零零碎碎卖肥皂卖山货的进项,今年总的来说收入不错,二老手上有了点积蓄。

        叶峥就趁机和他们商量要不今年还是别去镇上卖粮了,多留点白米自家吃。

        二老往年都是卖掉大部分白米,换更廉价的杂粮回来糊口,今年考虑到叶峥和云清的身体,想着夫夫俩既已成亲,紧接着还可能有孩子,留点白米补补身子也是好的,他家清哥儿福印淡,长得也硬朗,若不趁早保养些怕是不容易怀。

        于是云爹大手一挥刀,决定今年的白米就不卖了,全留下自己吃,剩下的苞米黍子大豆倒是可以卖点,不当主食的话这些吃不完。

        仓里有粮心中不慌,秋收到入冬前,是一年里难得的悠闲时间,云家人前些日子着实累着了,这几天就连云爹云娘也不早起,放倒头睡到天大亮,狠狠休息了一回。

        反而是叶峥,虽然也累,但精神甚好,没有累过头的感觉。

        想来想去,觉得大约每天练的八段锦在起作用,于是叶峥就磨着云清和他一起练。

        这种小事云清哪有不满足的,于是每日晨起,二人就在院子里慢悠悠地比划,和现代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人似的,后来还带动了无聊的云爹和云罗氏,一家子早锻炼。

        云清和叶峥不同,他本就有功夫在身上,这八段锦的好处叶峥练了很久才体会出来,云清却是没练几天就发现了不同。

        他的筋骨更加柔韧了,耐力和爆发力也有了长足的提高,跑一整座山头都不觉得累,更加觉得这是一门高深的功法,动作看似缓慢不显,但其中蕴含着吐纳自然的道理,长久练下去可以从根本上调节一个人的体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