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热凉粉-第2/3页

加入书签
    吃完饭,歇息了会,就去跟主家打招呼,说是要回家了。主家就拉着他们说什么也不让走,一群人又闲话了会儿,一方说:“快过年了,得回家收拾,准备东西了,怎样怎样。”另一方就说:“那是,那我就不耽搁你们了,姐姐、哥哥的,过完年了就过来耍两天。”一方就说:“对对对,要的。”

    见人要走了,主家就回屋捡馒头,来吃酒席是要随礼钱的,这馒头是回礼。一家子回两个白面的开花馒头,这个一般都是在市场上买的,两块一个。

    要是两家亲近一点,走了的时候,主家还会捡一些剩菜给带上。虽说是席面上剩下来的,但带回去好歹能全家换换口味,所以是不会有人拒绝的。

    主家这会儿也是愿意给别人送的,一是卖个好,二是这快过年了,到时候又得收拾些吃的出来,这些吃不完就扔了,可惜了。

    所以,一人提了几个塑料袋,就往家赶了,这几天有的忙的。

    回到家,几人就开始忙活了。

    找出灶房角落里的魔芋疙瘩,洗净之后,陈婆婆带上手套开始削皮,削完外面那一层黑皮,就用擦子将魔芋擦成细丝。

    弄魔芋的时候一定要对手做好防护措施,不然过后手会发痒,奇痒无比,好几天都好不了。

    锅里加了水,待快烧开了,将擦好的魔芋丝倒入锅中翻煮。

    小溪家有根手腕粗的木棍,十分光滑,一看就是个常用的家伙事儿。这根木棍形似于擀面杖,不过不像擀面杖那样中间粗两头细,而是一样粗,有七八十厘米长。

    陈老爷子看火,陈婆婆把着木棍,顺着锅边顺时针搅着,慢慢地,白色变成了灰色,魔芋丝没了,变得很是黏稠。放下木棍,端起一旁稀释好的碱,也就是小苏打倒进锅里,继续搅拌几分钟,再加几瓢水,加柴煮一会儿。待凝结成块,就用菜刀画“井”字,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继续翻煮,将魔芋煮的老一点。

    煮好之后,就捞起搁一个盆里,待晾冷了,陈婆婆就收进手镯里。

    中午饭,大家就凑合着吃了一口,就又开始忙了。

    将用草木灰泡好的大米多淘几遍,清洗干净,就拎着几只桶去老院子了。

    草木灰是碱性的。头天晚上,陈老爷子就将草木灰筛选出来,量好米,加入适量的草木灰泡上,这会儿去磨浆正好。

    草木灰要用多少量,对于陈老爷子这个老手来说,是驾轻就熟的。草木灰放多了,这个凉粉做出来麻舌头,放少了,这凉粉就太嫩了,容易散。

    老院子有一架石磨,陈老爷子爷仨齐上阵,推的推,拉的拉,搁米的搁米,齐心协力,一个小时就把两桶大米给磨成了两桶米汁儿。

    回家,将两桶米汁分做两锅。

    一桶米汁就倒了大半锅,也一样,灶头上离不开人,用木棍顺着锅边顺时针搅拌。

    这个米汁随着水分的蒸发,渐渐变黏稠,是越搅拌越费劲,陈婆婆和陈老爷子就换着来。

    将另外一口锅加水烧上,陈老爷子拿来洗好的蒸笼放上。这会儿的芭蕉叶没有新鲜的了,想着在那树上挂着反正又不会坏,也就没收家里。砍了两张黄芭蕉叶,洗干净就铺上了。

    第一锅的米汁要煮老一点,这个还是要看经验的。一个是看颜色,稍微偏暗,一个是看粘稠度,用木棍挖一下,看看在棍子上挂不挂得住。

    见差不多了,在手旁准备一盆凉水,陈老爷子挽起袖子,用勺子把锅里的半成品舀到蒸笼里。因着要弄成形,大体平整,所有得用手拍打,这盆凉水就用上了。

    大半锅的米汁装了满满的两屉,加柴开始蒸。这两蒸笼出来,就是米豆腐。米豆腐切片加肉炒,是非常好吃的,只不过有些费油,要是油放少了,炒出来的米豆腐比较燥,不好吃。

    洗好锅,又开始做另一桶的米汁了。照样用木棍搅拌,只不过这一锅要煮的嫩一点。还是,一切都得凭着经验。

    这锅差不多快好了,把大柴退到中间的梯锅下,洗好加半锅水烧起。水沸腾后,搁入半勺的猪油,放入盐、辣椒等调料,又放入酸菜和葱花,一锅汤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