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

加入书签


        时值仲夏,骄阳似火,灼烫着大地。

        几日前延绵不绝的暴雨,让眼前这条官路变的泥泞不堪。每逢这个季节,官家来往的次数就逐渐变少,只有一些零散走商跟粮户会途经此地。

        归郎村那晚后已经过去六年,小四带着那名孤婴回归了耕田犁地的日子。可惜天不遂人愿,两年前魏州黄河决口,南北大水溺死者不计其数,官府谎报汛情又赈灾不利,致使流民四起百姓无家可归,自那时小四又成了流民,为了生计只能重操‘旧业’做起山贼。

        但这次不同以往,他投靠的山贼头领名叫霍鹰,本是魏州一介武师,因县丞克扣灾粮,他一愤之下斩了狗官,率众夺粮,上山落草,跟随者数十人其中不乏老幼妇孺。这两年间,霍鹰又接连收留逃荒百姓,已成为众人口中的大侠。而今寨中百姓越来越多,他自己也清楚打家劫舍非长久之计。奈何,他们早已成为官府的眼中钉,走出这片林地,又能去哪呢?

        虽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对那狗官来讲,真该如此么?是的,那毕竟是朝廷命官,州府海捕文榜早已遍布河南道:取霍鹰的项上人头者,赏银一千,透露其行踪者,赏银百两。

        一阵热浪吹过树荫,小四从怀中掏出羊皮水带,饮尽了最后一口水,无力道:“霍老大,今日不如早些回去吧,这大热天哪有什么人赶路。”

        霍鹰环视一周,同伴全都七歪八躺,无精打采,酷暑难耐婵儿都闷得发慌,‘吱吱’地叫个不停,更别说人了。霍鹰点点头正欲起身,不远处隐隐约约出现几个身影,一声鸟哨众人警觉起来。渐渐那几人走近才瞧清,领头二人书生模样身着锦绣长衫,后面跟着两名书童有说有笑。

        霍鹰还未发话,旁边一个壮汉道:“他娘的,可算见到有钱的主儿了。”他提刀正想冲出林子,却被霍鹰拽了一个狗啃泥。“霍老大你干什么?”那人甩了甩脸上的尘土,抬头看着霍鹰满目怒火道。

        “来时我怎么说的?”霍鹰浓眉环眼,不怒自威“咱们今虽山贼,以前却都是良民。所以早立下规矩:喜丧不抢;僧道不抢;孤儿寡妇、行医救人的不抢;还有这书生邮役不抢,刘洪你是忘了规矩么?”

        “都半个月了,这不抢那不抢,难不成你要把兄弟们都饿死?”二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响,那书生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吓得拔腿就跑,转眼间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刘洪见状越说越恼“老子生不起这闲气,就此拆伙,死活各不相干。”说罢刘洪不顾众人阻拦,朝齐州城方向离去。

        霍鹰无奈地叹了口气“由他去吧。”今日情形他早有预料,或许,早些让大家拆伙还能有条活路,以免官府找上门来被自己牵连。

        回寨的路上,大伙都沉默不语。春季在码头,从金鼎门手里抢来的粮食也快见底了,若再不想办法,这个冬季怕是熬不过去。

        山寨坐落在官道以东二十余里处,此地名叫跑马岭,山林居多极其隐蔽,再往深去有一条小溪,寨子就在此处不远。山寨围栏跟房舍全部以松木搭建,器材虽简,却多亏几位木匠,让它们看去显得十分牢固。

        寨子中央,几个年岁不大的孩童正在日头下拿着木刀木枪玩闹。其中一个孩童,肤色略黑,五官端正,褐黄色的眸子,闪烁着光芒,好似天上的一轮艳阳,十分耀眼。那孩子便是小四当年拾起的孤婴,因他自己无名无姓,大字不识半个,就给这孩子取名‘一把米’,他自己说:一把米一把米,吃饱不用奔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