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来自宿管阿姨的鄙夷

加入书签


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是华夏独有的户口体制。

如果追根溯源起来,是从1991年解体的前苏*联那学来的。

而农村人和城市人,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很多人的眼中,城市人明显要高农村人一筹。

故而,有无数的人都费尽心思,想将自己从土包子一样的农村人一跃变成亮鲜的城里人。

甚至为此,不惜托关系,走后门。

可是王磊却清楚地知道,要不了几年,随着国家将发展方针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差距越来越小。

甚至到了2000年左右,这吃香的反而变成了农村户口。

这在以前计划经济年代,拥有城市户口无论买东西,上学,就业都有优先权,可是当国家彻底放开市场经济。

在供给再也不紧缺的情况下,在有钱就能买到你所需要的现实面前,在能力和关系已经远远大于身份的情况下,你的那种优先权只能说近似于无,你的那个亮鲜的城市户口也顶多只是一张漂亮的名片而已。

随着国家经济的改革,涉及集体资产的分配,农村宅基地的拆迁安置,农村用地的征用补偿……

这大把的好处,可只有农村户口的人才能享受得到,城市人只有流口水,羡慕的份。

尤其可笑的是,当若干年后,看到农村户口居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居然从昔日无人理的土旮旯一跃变成香馍馍。

当年那些费尽心思,花了无数钱,将自己变成城里人的人们,再次找关系,花重金,希望再次让自己变成了伟大而光荣的农村人。

只可惜的是,这些人之中,只有少部分才最终如愿。

在明明知道农村户口将来会给自己带来偌大的好处,一旦迁出,还知不知道能不能再次转回去,他王磊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

……

“怎么了?吴丽同学?”

看着这个漂亮女孩一脸焦急的模样,王磊的心不由一紧。

这个叫做吴丽的是蒋秀雯的舍友,和蒋秀雯的关系也非常不错。

由于蒋秀雯经常为了一些琐事带着吴丽来找王磊帮忙。

故而久而久之,王磊也与吴丽熟悉了起来。

吴丽擦擦额头的汗水:“王磊,是秀雯,她摔伤了。”

王磊大惊:“摔伤了?她人怎么样?”

“人不要紧,只是擦破了皮。”

王磊松了口气:“那就好。对了,她有没有去医务室包扎一下?”

吴丽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她说她怕,要你陪她,才敢去。”

王磊:“我……”

“哈哈哈。”刘大林,张一凡,马俊更是笑得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

刘大林拍拍王磊的肩膀:“老二,别……别磨蹭了,赶快去陪你的傲娇小公主吧!哈哈哈。”

王磊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最终还是跟着吴丽走了。

……

时光过得非常快,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王磊,有你的电话,来接一下。”宿管老阿姨懒洋洋地通知王磊。

“哦,知道了。”王磊匆匆走出了宿舍。

不要怪宿管老阿姨为什么会是这个态度,任凭谁,一个月要通知某个人接十几次电话,都会感到厌烦。

不要怪他王磊电话为什么这么多,首先王根生,刘桂香由于牵挂担心自己的儿子,这隔山差五就要打电话问候一下。

再者,如今的哈尼服装厂经过王磊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迹象,单这个月所签下的订单就将近十万件。

如此庞大的订单,就算哈尼服装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也很难完成。

所以呢,刘桂香在和李可商量之后,已经决定大量招工了。

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南桥镇镇长赵伟强也是主动打电话过来,问寒问暖,来拉近和王磊的关系。

而今天,市里的周海峰书记,居然也是打电话过来询问王磊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表示鼓励。

周海峰的这个电话时间很长,差不多将近十分钟。

能让一个日理万机的堂堂市委书记花十分的时间打电话和人攀谈,足可见周海峰对王磊的喜爱和欣赏。

王磊微笑着挂上了电话。

王磊明白,能得到周海峰的器重与高看,自己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

看着王磊就要离开,宿舍老阿姨突然叫住了他:“王磊,你的电话这么多,每次都让我去叫你,也怪麻烦的,你难道就没有想个解决的好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