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十四)-第3/5页

加入书签
  心中有了数,对于佟国器口中的那些诸如“数次试图解围”的话也全当是放屁了。毕竟,就凭这么一支战斗力最多就是南方绿营平均水平的部队,怕是连围在城里的河南绿营都打不过,怎么可能在压倒性优势明军面前解围成功。最多也就是派些骑兵去看看热闹,隔着老远放几箭,意思意思也就完了。就算是这样,这火玩的还是把火苗子燎到了裤子上,差点儿把自己烧死了不说,连带着广信府都要给他们陪葬。

  不过,对此噶达浑也并没有任何苛责的打算,毕竟已经看清楚了绿营不是东南明军对手这一客观现实,佟国器能派人放几箭也算是尽力了。甚至说得再悲观一些,假设佟国器真的不知死活的带着福建抚标去与明军决一生死,这时候别说是河口镇了,估计半个广信府都已经是明军的了。

  有时候,存在感远比真的去做些什么要更重要。

  “你确实尽力了。”

  “奴才谢主子体谅。”

  福建抚标战斗力不高,这怪不得佟国器,也怪不了那些将校。没办法,谁让这支军队本就是一支溃兵捏合而成,噶达浑本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如何。现在亲眼看过了,也莫名的放了心了。剩下的,就是要考校一下佟国器的能耐,看看这个新近带上智将名头的家伙到底有几分成色。

  “佟巡抚,以你所见,接下来该当如何击破贼寇?”

  这个问题,佟国器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作为一个文官,他自然而然的是高屋建瓴了一番,从全国形势着眼,进而辐射到西南的灭国之战和东南的大战。用他的话说,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明军和清军而言都是如此。

  于这话,噶达浑倒也认同,但是他更想听的是佟国器分析一下东南的战局,尤其是他们当下所处的铅山分战场。只可惜,没等佟国器正式开始分析他针对西南灭国之战中,清军必胜、明军必败的十胜十负论中的诸多理论依据的出处,以及对明清战争态势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等一系列议题,一个福建抚标的探马便策马冲到了近前,而后滚鞍下马,一头就磕在了地上。

  “报,奉抚军之命,我部尾随贼寇,探查敌情。探得贼寇正在大肆砍伐树木,似有打造攻城器械的打算。”

  攻城,那目标不用说也知道是铅山县城。围城打援,对于现下清军的优势兵力而言或许已经变成了如鲠在喉。所以,明军很有可能是打算先吞掉铅山这座县城和城里的四千绿营兵,再全力对抗噶达浑的援兵。

  敌人所要去达成的任何目标,理所当然的将会是我们需要极力阻止的!

  本着这样的思维模式,噶达浑自然不能给明军任何喘息的时间。此间连忙丢下了尚在兴头儿上的佟国器,让福建抚标继续休整。而他则组织援兵沿铅山河展开攻势,起码要威胁到明军,打乱其攻城节奏才行。

  抱着让明军一直如鲠在喉在邪恶理念,老当益壮的噶达浑组织起了针对明军城北大营的持续性攻势。他的牵制作战是卓有成效的,以至于明军不得不将原本用来打造攻城器械的木材转而用来修建堡寨以更好的进行防御。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错了,他真的错了,他真的不该和一个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对手在精力上进行较量——每当他想要劳逸结合一下,让攻势稍稍停个几天,他的对手就见缝插针似的开始重新打造攻城器械,说什么也要把铅山县这根鱼刺拔掉。而他,也不得不再度组织部队继续展开攻势。

  这种让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让他非常的不舒服,作为一个胡子、眉毛和辫子都已然花白到了没有一根杂色的满洲老将,噶达浑下意识的感到了不对劲。于是,他再度将探马的情报搜寻范围扩大,以应对明军随时可能到来的任何阴谋诡计。

  与此同时,他更是派了人赶回衢州,向济度报信,将他的一些关于明军在试图分薄衢州清军兵力的猜测说与对方,并希望对方能够利用郑亲王府和镶蓝旗在朝中的力量加速推动管效忠所部来援的进度。

  寄信人的书信是用最快的快马送去出去的,不过就在他让幕僚写信的时候,收信人却已经收到了两个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