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2/4页

加入书签
    脑子里蹦出了这么个段子出来,陈凯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么个东西来的。说起来,这可比强行抑制市价还要无厘头,不说符不符合科学逻辑,只说这封建官府的组织力,陈凯自问也是达不到的,就更是险些笑得前仰后合。

    “竟成,怎么了?”

    王江面露不解,陈凯也连道“无事,无事”,只说是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而已,便不做解释,而是问起了王江对此的意见来。

    “其实,竟成你已经早有了计划,何必为此发愁?”

    说起来,王江的不解还不仅仅是在那突然发笑上面,他此来,其实已经有了想法,只为没有来得及提及罢了。果不其然,王江此言一出,陈凯先是一愣,随即便恍然大悟。只是这份恍然大悟过后,却还是摇了摇头。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但若是现在不引这趟水,就只能这么渴着。”

    其实,王江所提及的无非是陈凯早前与他商议的复合型农业的事情。桑基鱼塘、稻田养鱼,这都是可以利用鱼粪、蚕沙、虫害来提升产量和品项,减少粪肥用量的好办法,无非是前期运作上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罢了。

    但是,这些事情总要到农闲时才能去做,转年的一个动植物生长周期后才可以初见成效。于现在,是完全不够看的。

    “这方面准备的如何了?”

    王江是负责屯田事务的,这方面事情早已准备多时,甚至可以说,陈凯出征在外的这几个月里王江一直在忙着这些事情。此刻陈凯问及,王江也是当即表示已经彻底的了解了这些东西所需的前期准备,起码在知识层面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储备,差的无非是推广罢了。

    “我会分一些质测学堂的学生过去帮你丈量、规划。”

    这话说出来,陈凯便是答应了。接下来的事情,无非是王江设法推广技术,至于大兴土木什么的还是要等到农闲的时候,至少夏种、秋收什么的总是不能耽搁了的。

    去年陈凯与王江商议出了这些东西时就已经晚了,宁可耽误一年,也不能耽误了春耕,这是影响到民生和军中用度的,是原则问题,折腾不起的。现在王江提及,陈凯也是毫不犹豫的便应了下来。除此之外,陈凯也提到了当时谈及的另一件事情——关于番薯的,对此王江也表示他已经联络了一些番薯种植的农户,只要陈凯决定下来,他便直接收购,同时向有意为之的农户传授种植技巧。

    “就这样吧,我便当一回甩手掌柜的。”

    笑着说出这话,陈凯却心知即便多了一条可以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途径,却也是同样是需要明年才能看到成效的。至于今年,起码是不用指望的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海阳县批一块官方用地出来。这一回,我得做点儿恶心人的事情。”

    ………………

    培训技术人员,为复合型农业预热的事情陈凯一力交给了王江去做。

    第二天一早,巡抚衙门下达政令,陈凯还是决定锁死产量。规定是堆粪积硝场的产能只能提升,不能下降,否则负责官吏一应处罚。

    这是硬性规定,陈凯的意志坚决,不容有丝毫的质疑。对此,堆粪积硝场那边也当然明白轻重,硝石是用来生产火药的,这东西是军需原料,不光是陈凯,军中将帅,军器局的冯参军,乃至是郑成功都在看着,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人物都是他们所惹不起的。

    堆粪积硝场的压力自然而然的向挑粪工方面转嫁,后者们没有办法,他们的考绩是由堆粪积硝场负责的,惹恼了这些大爷们,吃亏的还是他们。毕竟,他们只是海阳县衙下属的衙役,身份上更是类同于帮闲。而堆粪积硝场那边则是直接受陈凯节制的,只要一句往粪桶里掺水的话传到陈凯的耳朵里,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挑粪工受压,背后分润的衙役们不敢生扛,只得将压力继续转嫁向农户。涨价是少补了的,“城里人喝水多,所以尿多”的把戏用到那些农户身上,后者也是怨声载道,连带着菜价、粮价继续增长。

    物价还在增长,陈凯到不急着找替罪羊。说白了,那无非是盘口即将绷不住时的杀手锏,现在还用不到。更何况,陈凯也想看看这样的事情他到底还能做到什么份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