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出击围剿,为了破坏而破坏

加入书签


金人的骑兵在草原上驰骋,同大乾、明国争锋,派出兵马随着大元远征西域……如此种种,靠的就是他们骑兵。

 其中轻骑称为拐子马,弓刀皆备,但不着甲或只着皮甲、轻甲。

 而重骑则称为铁浮图,骑兵全身着重甲,只漏出双眼,战马也披挂铁裙、甲片,一丝不漏,是金兵冲阵的主力。

 待两军对垒之时,三人为联,贯以韦索,其后则有人携拒马步步相随,以示死战不退。铁浮图在中军冲阵,而拐子马则在两翼包抄,以高机动性不断拉扯敌方阵型,歼灭其有生力量,为铁浮图创造机会……

 二者相合,难有敌手。

 唯一的缺憾就是受限于各种因素,重骑铁浮图的数量一直比较少。

 要组建这样一支重骑兵,首先就要有足够的铁甲,而金国并没有多发达的冶炼工业,基本只能靠掠夺、交易等方式获得这种铁甲。

 此外还要有能承担这种重甲的军士,以及最重要的战马。

 在种种苛刻的条件限制下,金国的铁浮图兵力大概也只有拐子马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

 但吴三桂吃过他们的亏,他很清楚,即便是数量很少的铁浮图,一旦被他们冲散阵型,后续也很难再扳回局势。

 「就算铁浮图又如何?」

 赵匡义不屑道:「此等重骑最好发挥的地方在一马平川之势,但金虏又不清楚这附近的地势,我等大可依此设下陷阱,陷敌深入!」

 秦桧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未予置评。

 自从那日歼了金兵六千多人之后,赵匡义就像是打出自信了一样,颇有几分不把金虏放在眼里的气势。

 而方才收到了来自京城的询问战况的诏令后更是如此,整个人的精气神都非同一般了。

 秦桧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心底中莫名就有些不妙的感觉。

 吴三桂叹了口气,解释道:「赵将军,这几天金虏到处杀人劫掠,在周围几个郡县活动,想必也踩清了这附近的虚实。」

 「我等可不能将他们看做无头的苍蝇,只会到处乱撞。」

 「那又如何?」

 赵匡义却不服气,当即反驳道:「他们不过才来几天?又怎及得上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清楚?又怎及得上朝廷清楚?」

 吴三桂心说人家不知道地形,难道还不知道,抓人来问吗?估计你说的那些生于斯长于斯不是被金人抓走,就是被杀完了……

 但出于某些原因,他也没继续反驳下去,而是就此陷入了沉默。

 说来说去,也是现在的边军也有立功的需要,吴三桂和一众边将们现在天天盼着朝廷能不追究他们的过错,给他们继续戴罪立功的机会。

 机会归机会,就算真的有,能不能把握住也全看自己?

 不说别的,天天窝在这县城里不出去,又怎么可能立功?

 赵匡义自觉把吴三桂驳倒了,脸上笑容愈发浓厚,就连身上的气势都更盛了几分。

 秦桧见了眼前这副情况,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

 「赵将军,行军打仗乃大凶之事,稍有不慎便会落得金虏那般下场,你可有万全准备?」

 赵匡义砰砰地拍了拍胸脯,刚想表一表信心,但话到嘴边却突然脸色微变,换成了:「自古无常胜之将,末将若把话说的太满,那就是狂妄之言。」

 「如今金虏正在我大乾境内烧杀抢掠,身为大乾之将,若有余力而不去阻之,良知何在?」

 「为今之计就只有与秦相合力谋之,尽量歼敌,保家卫国。」

 秦桧被他的话噎了片刻,随即又道:「赵将军所言甚是,不过依本相

 之见,还是不能过于冲动。金虏已经上过一次当,如今必然防备甚重,不若先寻当地百姓了解了解附近有何恰当的地形,再做决定。」

 「而且朝廷后续还会有援兵陆续抵达,当下战术当以拖延为主,最好也不要再兵行险着……」

 「秦相大可放心。」

 赵匡义笑呵呵地道:「金虏声势虽大,但其真实实力如何却有待商榷。」

 说着还暗戳戳地瞥了一旁的吴三桂一眼,引着对方面色一黑。

 「如今我等已经在城中固守多日,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出城围剿。只要我等不动外围兵马,营造出依旧在城中坚守的表象,然后再派少量精骑暗中出动,便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