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会试放榜,会员人选

加入书签


    (一点后再订吧)

    其实阅卷工作从第一场结束就已经开始了。

    因为会试重首场,首场重首题,也就是说只要后面的题没有大失误、没有政治性错误……考生们的名次就已经定下来了。

    就在考生们第一次出贡院休息的时候,李靖、司马光二人便开始统筹外帘四所,确保外帘官们的工作安然有序地进行。

    所谓的外帘四所,分别是指受卷所、弥封所、誊录所、对读所。

    每个所都有严格到严苛的制度,来确保考卷的正常传递。

    受卷所的受卷官们负责收取每场试卷,每个人受的卷面上都盖有他们名字、头衔的戳记,每十卷为一封,送至弥封所。

    接下来就是防止考生们在试卷上通关节的重头戏。

    弥封官们将检查收上来的考卷是否有折角、针眼等通关节舞弊的信号,若发现不对,直接记下来,登记在蓝榜上。

    然后弥封官将所有正常的试卷的湖名,编号、用上他们的印,发往誊录所。

    《天阿降临》

    当然人力检查难免有懈怠、疏漏等情况出现,朝廷最主要的防范手段还在誊录所中。

    这里的誊录官们将考生的墨卷用朱笔誊抄一遍,并在抄完的朱卷上戳印自己的姓名和头衔。

    等内帘官们阅卷的时候,他们只能看到这张朱卷,而看不到墨卷。

    此外,考生们往试卷上抄题之前早已经在草稿纸上提前打过一遍底稿了,但只要是人力所为,就难免有出错,有错字、涂改。

    有的是无意出错,有的则是故意出错,就是为了向买通的考官传递某种信号。

    朝廷同样防着这一手。

    誊录官抄卷时要把原卷上的错字、涂改一并记录到朱卷上,如果错字、涂改太多,直接登蓝榜。

    这一道工序最繁琐,也最耗时间、耗人力,不过为了会试的公平性,为了朝廷的新鲜血液,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有墨卷誊录成朱卷之后,所有朱卷和墨卷就要被送到外帘所的最后一所,对读所。

    在这里,对读官们将原来的墨卷和朱卷一一校对,确保一字不差。

    而且校对完之后,他们也得在朱卷、墨卷上写下谁读了卷子,并且留下印戳。

    让然,誊录官们也是人,在这种高强度工作下也难免会出错,如果对读官发现了错误,就得用赭黄笔将其纠正,然后留档。

    经历了如此严苛的四道程序还不算完,在飞虹桥南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对读官们将所有墨卷、朱卷核对完后,要交给收掌官。

    这些人再次核对朱、墨卷无误后,再将其分开,墨卷留存保管,朱卷再次笔墨编号装入箱子中。

    在庞大人手的加持下,整个过程大概耗时四天,由两位知贡举监督,等到考卷走完全部流程后,他们再将装考卷的箱子贴上封条。

    整理完考卷的次日辰时,李靖和司马光就带着外收掌所的所有官员,带着所有装考卷的木箱,士兵们的护送下,一路来到飞虹桥南侧。

    而在飞虹桥北,主考官魏征、副考官万俟卨早已带着一应内收掌官等着了。

    双方目光交接,经过确认后,在兵士的护送下同时上桥,在高高的飞虹桥上,也是所有人的目光之下,完成交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