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聪明的皇帝

加入书签


 “嗯?”

 赵匡胤放下手中书本,抬起头望了他一眼:“找不到就算了,估计是见势不对,早就走了。”

 “真便宜那孙子了!”

 赵匡义捏着拳头,还有些不死心:“大哥,要不我再嘱咐下面的人,让他们沿途堵一下范蠡?”

 “来不及了。”

 赵匡胤虽有些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下雨天只能骑马送信,等送到信再折腾一通,范蠡恐怕早就跑出京畿了。”

 “唉~”

 赵匡义拳头软下来,叹了口气,也知道自家哥哥所言非虚。

 “宇文化及撞得那下子解气是解气,就是太打草惊蛇了!”

 他忍不住发着牢骚:“没能把那范蠡沉江,当真有些可惜了,等我去了越国,定要好好找找他!”

 闻言,赵匡胤忍不住拍着桌子,瞪着他:“沉江,沉江,沉个你娘屁!”

 “那范蠡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借兵之策,自然是个有才能的!我让你去请他,不是为了让你把他沉江!”

 “这种人若是能为我们所用,不比你这憨货强?你这次去越国,最好能找到他,把他带回京!”

 “我就是不解气啊!大哥!”

 赵匡义也知道自家哥哥说的有道理,但他还是郁闷地捶了捶桌子:“他把借兵之计教给小皇帝也就算了,谁不知道他想救越国!”

 “但这王八蛋竟还教给小皇帝那种话术,到朝会上来戏弄咱们!”

 “瞧不起谁呢!!”

 赵匡义越说越来气,砰砰地对着桌案就砸了几下,仿佛眼前这名贵的檀香花梨木桌案就是范蠡那张可恶的老脸。

 “大哥,你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咽不下也得咽!”

 赵匡胤瞪着他:“再说了,你怎知那套说辞就是范蠡教给陛下的?”

 “不是他还能是谁?总不可能是小皇帝做梦梦到的吧?”赵匡义对哥哥的话嗤之以鼻。

 赵匡胤闻言也是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道:“我倒是觉得,有可能是陛下自己想到的。”

 “他自己?”

 赵匡义下意识一怔,望向自家哥哥:“不可能吧?他哪有这本事?”

 “不要小瞧人。”

 赵匡胤这会儿倒是收起了方才的姿态,站起身,负手挺着肚子,在房中缓缓踱了几步,皱眉不断思索:

 “现在这位陛下可是个聪明人,只不过聪明没用对地方而已。”

 “难道你忘了陛下年轻时的事?”

 陛下年幼潜邸东宫时,先帝也为他请过许多身负名望的大儒、夫子充任东宫属官,负责教导太子。

 许多经年老儒都对太子的天资赞不绝口,当时所有人都心情复杂。

 大乾终于要出一位明君了!

 中兴之主啊!

 只是,后来东宫中陆续传出的消息,却让许多人都狠狠地失望了一把。

 当然,也有人长长松了口气。

 太子刚开始和大儒们接触时,还表现的彬彬有礼。

 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应付先帝而已。

 等先帝的热乎劲儿过了,不在意了,他的本性也渐渐展露出来。

 先是各种课堂迟到,后面又发展到翘课。夫子们想要惩处他时,他最初还安稳受着,可依旧坚持不去上课。

 后来被那些人实在烦的不行,还直接令侍卫将那些人全都打了出去。

 这可把老夫子们给气坏了,个个吹胡子瞪眼,发誓不再踏入东宫一步。

 从那开始,太子的恶名也从京城传开,渐渐传到整个大乾……

 当时也不是没人去找先帝告状,可先帝做什么事都是三刻钟热度,包括教育儿子这件大事。

 劲头儿过了,还管你谁谁?

 别来烦朕享乐!

 以致于后来的太子也越来越跑偏,渐渐染上了种种恶习,吃喝赌……

 但经过了今日早朝一事,赵匡胤又想起了从前太子刚刚就学时,被群儒夸赞的那段时光。

 “哥哥!你不说我都忘了这茬了!”

 赵匡义一拍大腿,显然也想起了这段往事,他愤愤不平地道:“看来,那话还真有可能是小皇帝自己想的,真他娘的坏!”

 赵匡胤也叹了口气,无奈道:“一看就是先帝亲生的坏种,这个缺德劲儿都如出一辙。”

 赵匡义也面色不忿地点点头,刚准备附和,突然面色一变:“哥哥,我才想起来!小皇帝这么聪明,咱们可千万不能让他走上正道啊!”

 “你这是什么混……”

 赵匡胤刚想大声呵斥他,可话说到一半,又悻悻地止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