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张纯孝夜访2

加入书签


    “公爷是新党的支持者?”听乐天言,张纯孝问道。

    乐天摇头,笑问道:“乐某自政和八年为官至今,张府尊可曾听乐天对新旧两党任何一派出言支持过?”

    细想这位乐公爷少年得意幸进,又有偌大的才名,言行自然为人所侧目,细想之下乐天还真没参与新旧党争之事。张纯孝下意识摇了摇头:“不曾。”

    “我朝有新旧党争,但前唐也有牛李党争,但牛李党争使前唐中兴,而我朝新旧党争却使朝廷陷于纷乱!”乐天继续说道,说到这里将目光投向张纯孝,问道:“张府尊可知是何原因?”

    “请公爷示下!”张纯孝拱手道。

    “自宣和三年到宣和七年,乐某被黜职夺爵赋闲在家,心中一直思虑此事,多少也有些感想,今日便与张府尊说出来。”乐天言道,又笑道:“当然,乐某只是一家之言,其间定有不当之处,还望张府尊斧正!”

    “公爷谦虚了!”张纯孝忙拱手道:“公爷博学朝野皆知,是下官聆的公爷教谕。”

    乐天也不客气,直接言道:“我大宋新旧党争和唐代的牛李党争有何不同?乐某觉的之间最大区别,就是一条:唐朝人比我宋人更负责。

    唐朝牛李党争双方,虽说各有私怨利益,但国家大事面前,都是负责任的政

    治家,关键时刻常能顾大局。而我朝的新旧党争,与之一比却差得远,到了最恶劣的时段,更是只讲私怨不顾国家,尤其是其中一方,更是节操尽碎。”

    听乐天这么斥责大宋新旧党争,张纯孝心中一愕,显然乐某根本没把新旧两党放在心上。

    “至于这个差别有多大?可以先看看唐代的牛李党争。”乐天继续言道:“唐朝牛李党争,双方代表人物为李德裕与牛僧孺,这二人一个是名门大族出身,一个草根身份,各自拉起一干队伍,多年来朝堂上互掐不停,惹得无数后人纷纷瞧热闹。但这二位一天二地仇的政

    治强人,却也有个同样的身份:俱是治国干才!

    虽说出身不同,政

    治主张也各有差异,但放在前唐的国事之中,李德裕和牛僧孺,都堪称担当大任的好手,且都有清正廉洁的好质。以为官表现论,绝对都是官员中的楷模人物,治理政事水平更拿得出手,李德裕治理剑南,牛僧孺治理鄂中,全是满满辉煌的好成绩。比起历史上那些满嘴唱高调的所谓清流人物来,这二位都是优秀的实干者。

    如此优秀人物,互相掐起来,自然也是高招迭出,牛李两党相争的二十七年间,大唐的朝堂就变成了擂台,一会是李德裕把牛僧孺踹翻,过几年后牛僧孺又把李德裕揍趴下,二人相继浮浮沉沉,互相拆台的事情也做了不少。牛僧孺更闹出一桩槽点,把李德裕从吐蕃手里浴血收复的维州,竟然拱手还给了吐蕃,闹的大唐颜面尽失。

    虽说这事做的糟糕,但牛僧孺随后就用一种办法,证明了他从不逃避的质:慨然承担了丢失维州的责任,主动引咎辞职。这不止是敢作敢当,更是肩起国务责任的勇气。以一身的担责,平息维州争端后朝堂无谓的争论,把国家政务拉回正规。虽说这件事上,牛僧孺的战略预判犯了错,可这负责任态度,着实无错!”

    “公爷所言不差!”旁边的张纯孝也忙言道:“牛僧孺与李德裕二人争斗二十余年,虽说是为闹剧一般,但贯穿始终的,同样是这负责任态度,无论李德裕还是牛僧孺,一旦当政后,都会把对手狠踩痛贬,但是唯独不会贬的,就是对手已经见效的国务政策,下官每当读史时,也对二位前辈深感敬佩。”

    “是乐某在张府尊面前献丑了!”乐天言道:“但不得不让人承认的是,正是牛李两党在互掐的二十多年中,那一段时间的唐王朝,也就出现了一幕奇景异象:在牛李党争的白热化期间,前唐却一度走出困境,有了唐朝武宗皇帝的会昌中兴和宣宗皇帝的大中之治。”

    “公爷所言极是!”张纯孝忙道:“武宗皇帝时前唐己呈现颓末之势,但正是有牛李党争,才有了前唐末期这晚霞一般的辉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