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锅总是要有人背的

加入书签


    元代之前,华夏是个开放且包容的国度,然而就在这个无比开放包容的国度时,中华日报的横空出世可以用惊艳绝世四字来形容,报纸上所记载的内容显然颠|覆之前所有人对文字籍的认知,甚至在心中惊呼世上还会有如此神奇的事物。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整个汴都城的百姓在看着报纸上的热闹,而朝廷里的一众官员大佬们正在静观其变看着其中的门道。

    当官的都是老油条,将报纸翻看了两遍便知晓其间用意,甚至隐隐间看到报头的“中华”二字,又看到那名为词话标题下落款为桃花庵主字样,立时便猜出了关联。

    枢密院大堂旁边的的后花厅中,枢密使邓洵武坐于首位,尚左丞白时中与胡师文坐于下首,每个人的身边都放置着一份今日新鲜出炉的。

    邓洵武悠闲的啜着茶,并没有任何表示,坐于下位的胡师文有些沉不住气,看着那份中华日报道:“邓大人如何看待之?”

    “郑居中郑大人今日倒是出了好大的风头!”对胡师文的问询,邓洵武不置可否,又淡然笑道:“本朝读人以言荐事,不过是生意气罢了!”

    邓洵武的答非所问,令白时中与胡师文二人不禁目光相对,心中意外之至,二人才不相信邓洵武这个官场老油条,看不出这份报纸里所蕴含的意味。

    问话没有得到邓洵武的回答,但胡师文又不能说什么,只好自顾自的说道:“我朝自太祖开朝对州府县等地方志严加禁绝,以免为外国细作探晓,然今日京中出现的这份中华日报上肆意非议国事,更记载各地风土人情以供传播,难免不落入异邦之手,此举实是有违大宋朝制,我等应劝谏陛下将其查封!”

    白时中也是趁机说道:“邓大人,依下官之见,这中华日报将国家大事化为街谈巷议,有妄议朝政之嫌,若不防微杜渐,日后必将左右朝堂议论,甚至煽动民众,不可不防呐!”

    胡师文接着说道:“下官今日对这中华日报仔细端详了半响,除去头版郑大人所著文章之外,议论乐天娶夏国公主之事占据了第二张页面,而第七、八两张页面,写了一个甚么唤做的鬼神故事,落笔笔名为桃花庵主,这桃花庵主想来就是那乐天乐小儿了,下官觉的这份中华日报必与那乐小儿有些千丝成缕的联系。”

    “邓大人,那乐小儿素来是无利不起早,下官认为这唤做份报纸的劳什子必与那乐小儿有着说不清的关联,甚至其就是此物的幕后东家也说不定!”白时中将那放在一旁的中华日报拿在手中。

    随即白时中又接着言道:“依我等本来算计,这乐天做了夏人驸马,必可退居朝堂之外,但这乐小儿竟然想出此等计策,可谓居心险恶,实是想操万民之话柄,与天下之舌簧于手中,来左右朝堂耳!”

    放下手中的茶杯,邓洵武答非所问:“本官于政和六年主持枢密院,这三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有所懈怠,又拜天子洪福,我大宋西北战事屡战屡胜,老夫知足尔!”

    听邓洵武言,白时中、胡师文二人不禁再次目光对视,眼底尽是愕然之色。

    就在二人愕然之际,只听邓洵武又言道:“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来,二位大人可见过以言获罪的文人士子?”

    随后邓洵武又将那份中华日报拿了起来,没有说话只是将中华二字示与二人看,便不发一言。

    白时中、胡师文心中虽然愕然,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宋立国一百五十载,何曾有以言获罪的士子文人?

    史载,宋太祖赵匤胤立国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此训只有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庙时,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引导到太祖誓碑前背诵。靖康之耻,开封城破之日,有好奇者跑到太庙时方知上面的内容,而这誓碑上的内容,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应不朽的名言。

    只见石碑上载着三条训言:其一为,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其二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言事人;其三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