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心有不甘

加入书签


    谁是大宋风云人物?谁是大宋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遍观大宋朝野,乐大人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去掉那些生下来就被授以虚职的皇亲贵胄,乐大人是大宋最年轻的实职官员,除了年轻以外,而且还是光芒四射。

    朝堂上衮衮诸公再次将目光投向东南的两浙路,或者是说被乐大人的奏疏完全的吸引过来,朝廷上下俱都知道乐天是被蔡京陷害,打发到钱塘,放在自家儿子蔡鋆手下吃土挨报复的,谁知道此人运气逆天,刚刚到任钱塘,蔡鋆被人刺杀不明不白的死了,虽说挨了冤狱,却又因祸得福官升一级。

    乐大人官升一半,既抚军又抚民,这在大宋东南诸县中可以说是蝎子的耙耙毒一粪,就这样这位乐大人还不消停,杭州湾剿匪的捷报刚刚奏上,朝堂上的衮衮诸令还在为乐大人的军功而争论不休之际,乐大人收缴两千料铜锭的奏报再次传入禁中。

    两千料铜锭是什么概念,依大宋官场上的价值来说是十二万贯钱,但只要铸成钱币出了大宋,可以购入十倍的番帮财物!

    十二万贯是在大宋官场上价值,而私下里这些铜锭要升值数倍,而出了大宋,这十二万贯便会变成一百二十万贯,这可以说是大宋立国以来案值最大的走私案,怎能不叫人震惊。

    大宋缺铜啊,此案令徽宗皇帝也震怒了一番。

    除了此案以外,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乐大人的身上,看得出来乐大人虽被贬放东南,发今却如鱼得水的快活,在杭州城做的不亦乐乎。

    对此,不止有一位公卿私下里说,似乐大人这种人,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给点洪水他就泛滥……还有一句评语:是金子总是会放光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乐大人一个能臣的名气与印像,深深印在朝堂衮衮诸公心里。

    热衷于刷名望刷功绩的乐大人又怎么会满足于此,就在乐大人正在筹备嵊泗剿匪一事时,皇城司探卒从京中传回来的消息又令乐大人不淡定了,朝堂上衮衮诸公对乐大人功绩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对于如何封赏乐大人却是持完全相反的态度。

    反对者的理由很是简单,乐大人从以特奏名登科到现在才半年的时间,己然是一县正印兼正七的同知通判,按后世的级别来说就是二线城市的副市长,而今岁戊戌科状元公王昂还在秘省做他的校郎,二者拉的距离有些太大了。

    “老匹夫安敢如此欺我!”

    乐大人怒了,据皇城司传来的消息,朝廷里不是没有主张对自己升迁封赏的,但声音太过微弱,完全被蔡京一党压制了下去,便是梁师成与王黼在徽宗皇帝身边为自己进言,也被蔡京在徽宗皇帝面前几句轻飘飘的话给压了下去,内容无非是乐大人太过年轻,封赏太过、升迁太快,年轻人难免心性不稳、会恃宠生骄,年轻人要多多历练,朝中大臣也是先抑后扬苦其心智等等云云。

    蔡京三度为相,不止是徽宗赵佶的宠臣,眼下更是要结成儿女亲家,这个面子徽宗皇帝还是要给的,再说不管于公于私,这话说的似乎是有几分道理,所以徽宗皇帝也就将给乐大人的封赏给压制下来。

    知道被蔡京挡了升迁的门路,乐大人怒不可遏,但又有什么办法,蔡京不止是赵官家的宠臣,更是权臣,而且还是儿女亲家,乐大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七知县,能奈得了蔡京如何?

    除了在杭州水军山寨版的白虎节堂里骂了几句娘,砸了几只水杯外,根本没有任何还击的能力。吓的营寨里的军士齐齐噤声,不敢喘半口大气。

    不过乐大人也有个好脾气,虽说生气发火,却不往下边的将士发火。

    是日,心情郁闷的乐大人从杭州水军营寨里出来,却没有径直回钱塘县衙的家,路上在轿子里换了一身便装,乔装打扮去了华玉阁。

    点了姑娘,被带到雅室,乐大人看着一杯茶足足等了有一刻钟的光景,直到有些不奈烦了,才听得门响,有个妖妖娆娆女美貌娘子一脸不情愿的走了进来,当看清乐大人的面容时,脸上的不悦瞬间化成万般惊喜,只叫道:“乐县尊今日怎想起到贱妾这里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