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苏轼遗腹子?

加入书签


    宗皇帝忙着处理政事,忙着琴棋画,又要忙着谈经论道,还要忙着开垦后宫,总之徽宗皇帝忙得很。

    徽宗皇帝暂不需要二人陪伴。出了文德殿,乐天与梁师成一揖,“多谢太傅老大人提携,下官感激不尽!”

    “咱家见乐小友投缘的紧,况且咱家最喜与读人交往,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乐天的表态让梁师成感到十分的受用,梁师成不知何故叹了口气,之后又自言自语的说道:“说来咱家自幼也是酷爱学习上进,饱读诗,可谓满腹经纶,却奈何仕途无门,且又家中贫寒,无奈之下便进了宫。”

    不知道梁师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乐天不好插言。

    顿了顿,梁师成将目光投向乐天,问道:“小乐大人知道咱家最早进宫时,在宫内是做什么的么?”

    “下官聆听!”乐天回道。

    “当初宫内的内侍见咱家有些学问,便让咱家在艺局里做事,后来官家见咱家法工整,声音洪亮,便让咱家做了传旨官,一步步走到今日。”梁师成说道。

    好一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乐天心中嗤笑道。然而心中知道在这个大奸贼的面前,脸上不能有半点的戏谑之色,小心翼翼的恭维道:“太傅大人公事勤勉,能得陛下青眼是必然之事!”

    梁师成只是一笑,问道:“小乐大人,你可知道咱家的身世?”

    “下官不知!”乐天忙道,根据以前为吏时奉承上官的经验,用巴结上司的眼望神眼巴巴的望着梁师成,一副求知欲十足的模样。同时乐天也知道,这梁师成这般说话,就是典型的拉拢。顺便说一句,现实中谁见过有人拿自己身世做谈资的,是凡这样说话的,大都是准备交心的,另外还有一种是吹嘘的。

    对于乐天的这种眼神,梁师成表示极为的受用:“咱家的母亲曾是苏老大人东坡居士的小妾,当年苏老大人因熙宁新政被司马光贬谪,苏老大人便将咱家母亲遣散,那时咱家母亲便己经怀有身孕,未及十足便生下了咱家!”

    乐天立时被雷了个外焦里嫩,这梁师成也太敢说了罢,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忽然乐天脑海里涌起自己上一世的记忆,在历史上梁师成真的对人说自己是苏轼苏东坡的遗腹子,而且对苏轼后人相当的关照,而且苏氏后人也没有人跳出来辩驳过。

    震惊之后,深知为官之道的乐天摆出一副敬仰的面孔,连忙抱拳道:“原来太傅老大人是苏门之后,下官最喜读苏大老人之诗词,下官以为大宋开朝百年来,论诗词苏老大人当为第一人!”

    “小乐大人可知道,当年家父名列元佑党人碑上,一切诗词著作皆被朝廷禁止,之后先父的诗词著作又是如何能得以流传的?”梁师成再次问道。

    立元佑党人碑是徽宗继任之初,蔡京打击司马光一众保守派官员的事情。乐天摇了摇头,说道:“恕下官无知,立元佑党人碑时下官年幼,自然对此事一无所知!”

    对于乐天的解释不置可否,梁师成却洋洋得意的说道:“当初是咱家跑到陛下面前哭求苦诉,陛下才准许先父之诗作流传的!”

    闻言,乐天双手做揖向梁师成拜了一拜,肃然道:“这一拜,是下官替天下读人谢老大人的!”

    话说历史上梁师成无恶不做,唯独就做了这一件好事。

    受用,大大的受用!看到乐天这副模样,梁师成笑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乐小大人随着咱家好好干,日后三公九卿,也并非遥不可及!”

    拉拢之意再明显不过了,乐天回道:“下官感恩涕零!”

    对于乐天的表现很满意,梁师成又说道:“小乐大人是读人,在我大宋有着偌大的才名,想来必有些志趣相投的好友,不妨介绍与老夫认识交游,若小乐大人的朋友里有德才兼备又肯上进之人,本官不妨助他一臂之力!”

    乐天曾听传言,梁师成向来喜欢附庸风雅,喜好交游有文才的名士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又好妄自空谈批评别人的作。想到这里时,脸上不由的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拱手道:“下官在辟雍学习时,有二位学官堪称下官的良师益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