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懂就闭嘴

加入书签


 三分钟两秒,一曲热血豪迈的好汉歌演奏完毕,观众们已经被深深带入了气氛之中,有些人的脚脖子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向来以词擅长的大布,更是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叹:“真没想到,纯音乐也能这么好听,这么有感染力。”

 “更让我期待后面两首了,”何超道,“特别期待红楼。”

 四大名著中,最受人推崇的毫无疑问是红楼,虽然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或者没耐心看,或者是看不懂,但正是这种“曲高和寡”,彰显出了它在文学界的特殊地位。

 短暂的安静中,邬阳三人退下舞台。

 这一曲《红楼序曲》没有人单独演奏乐器,也没有人伴舞,只有现场的乐团跟和声。

 站在指挥台上的谢徵,此时也是加倍地集中了注意力。

 他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有多少机会指挥一个这样的乐团,来演奏这一曲他最喜欢的《红楼序曲》。

 也许还有很多次,但更大的可能,这是最后一次。

 所以他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倾注于这场演出。

 轻盈的指挥棒轻轻舞动,古筝的声音响起,转而是一声古琴低沉和鸣,为整首曲定下了无限惆怅的基调。

 站在和声部首席的林可薇,婉转的声音开始在现场每一寸空气中流动。

 为了这一段和声,她在谢徵和指导下,几乎没有停止地整整练了两天,嗓子都快哑了,但还是被谢徵嫌弃。

 不是感情不够,也不是节奏把握不好,而是她的声线在谢徵看来,跟曲风相当的不符合。

 谢徵的意思是,如果林可薇必须要参加,就只能把这一段单独和声改成群体和声,让专业的和声部把她包夹在其中。

 林可薇不愿意,她太想唱这一段和声了,那种凄美已经让她无法挣脱。

 但谢徵却不给她面子,说不行就不行,谁来都没有商量。

 后来邬阳见她一个人躲在旁边抹眼泪,便耐心地教她怎么改变自己的声线,也就是所谓的变声小技巧。

 但这种技巧也不是那么就容易掌握,她在邬阳的指导下练了一天还是不行。

 但她还是不愿意放弃,一直拉着邬阳练到半夜,最终才被谢徵认可。

 回想起这几天的辛苦,林可薇知道这个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此时在和声时感情的倾注更为浓郁。

 看着她熟悉的脸,但却又完全不同的声音,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情绪瞬间又转换为浓浓的惆怅。

 这就是顶级作曲的魅力,几个简单的音符,就能将人的情绪带入,并且深陷其中。

 现场看过红楼梦原著的人,脑中已经浮现出了林黛玉的判曲:枉凝眉。

 凄美哀愁的和声之后,古筝带队、弦乐合奏,一副大观园美丽的画卷突然在大家面前展开。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好一片风光迤逦、景色撩人。

 但那一声沉闷的鼓,却又让人感觉一丝惆怅之气沉入了胸口,让人把心都揪了起来。

 似又有无数女子的身影,在红花绿柳间穿梭,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

 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富贵繁荣,热闹非凡。

 但那一直隐藏在背后的沉闷鼓声,却让的心揪得越来越紧,越来越紧,几乎都要无法跳动,连呼吸都变得吃力。

 所有人都知道,红楼是个悲剧。

 而和所有作品相同的是,悲剧也有着境界之分。

 一群人一起哭哭啼啼,带动观众的情感,也跟着哭,这是最低等的悲剧。

 一群人脸上笑容洋溢,但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才是高级悲剧。

 而毫无疑问,红楼是四大名著之首,华夏文化的精华。

 就算没有读过红楼的人,也知道这是悲剧,情绪基调早就已经深植人心。

 就算曹公只写到八十回,故事大部分都在热闹繁荣的部分,但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局限、家族的倾覆、人生的无常。

 那么开始的热闹、喜庆、美好,都不过是假象而已,人们的心里早就就已经知道了结局。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人生最无奈的是什么?

 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命运!

 《红楼序曲》配乐复杂,吹出了一派热闹繁华的气势,奏出的却又是一调悲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