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收降高杰

加入书签


  谁都可以向李自成投降,唯独高杰不行,男人两大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高杰给李自成戴了那么一顶大绿帽子,所以高杰一旦落入李自成手里,李自成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就算是高杰主动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也不可能放过他。

  所以李自成东征北京时, 明朝大批武将争先归降,高杰却不敢投降,率部由陕西经山西、河南怀庆逃到山东。高杰进入山东后,见当地百姓对明王朝已失去信心,纷纷期盼大顺军早日到来。高杰吓得不敢在山东逗留,于是逃往凤阳投奔了马士英。后来又在卢九德卢公公的帮助下, 高杰军除了李成栋部驻守徐州之外,大部分大军入驻了富甲天下的扬州, 成为江北四镇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了,陈永福不是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李自成还不是放过他了吗?但是陈永福的事情和高杰的事情根本不能比的,陈永福是在战场上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睛,后来陈永福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容,就没有为难陈永福。而高杰本来就是李自成麾下将领,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又去投靠了明军,这对李自成可是奇耻大辱,所以李自成绝不可能容下高杰。

  投靠大清?高杰绝对不会这样做。高杰还是有些气节的人,在原本的时空里,他是江北四镇中反清相当坚决的一位将领,只可惜他中了许定国的计被杀,高杰死后,他麾下将领群龙无首, 结果投降了多铎的清军。

  高杰想了想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夫人所言极是, 俺这就派人去找忠勇伯和谈。”

  赵鹏的南京新军和锦衣卫击败了高进库之后, 郑家军水师的一批中小型战船过了瓜州船闸,进入了运河。载上了赵鹏的南京新军和锦衣卫后,船队沿着运河一路北上,直奔扬州城而去。

  船队往北航行了三十余里,距离高杰大营只剩下十里路程了,就在这个时候,河堤上出现了一支十多人的骑兵小队伍,手里摇晃着白旗,冲着郑家军水师船队大喊大叫着。

  赵鹏令人向岸上的骑兵小队伍喊话,岸上的骑兵回话,说自己是高杰派来的使者。

  “翻山鹞使者?让他们登船吧。”赵鹏命令锦衣卫把高杰的使者迎到船上。

  郑森下令,让自己的内河旗舰靠上码头。这艘内河旗舰其实是一艘郑家军临时征用的运河大型客船,船长十二丈,船宽三丈,船高三层,主甲板下是底舱,为桨手舱,船舷两侧伸出一排排长桨,上面两层客船,下层客船改成了普通军官的客船,上层前部为大厅,后部为郑森和赵鹏的住舱。这艘船本来就是一艘商船,并未装备火炮,船上的武装就是郑家军的火铳手和弓箭手,赵鹏还调了二十名锦衣卫高手上船担任护卫。

  内河旗舰靠上岸,跳板放到岸上,两名锦衣卫下船,把高杰的使者引上船。

  锦衣卫引着使者登上二楼,刚走进大厅内,坐在正中间的赵鹏就见到一位头戴方巾,一身青衫的中年儒生走了进来。那读书人走到赵鹏面前,朝着赵鹏长揖,不亢不卑的行礼道:“学生越其杰,字自兴是也,学生参见驸马都尉,忠勇伯!”

  “自兴,汝可有有功名否?”赵鹏问道。

  “万历三十四年举人,曾任夔州同知,凤阳监军。”越其杰回道。

  “既为读书人,为何从贼?”历史小白的赵鹏冷笑一声。

  越其杰正气凛然道:“学生只是为凤阳卢公公做事,何来从贼一说?更何况兴平伯所部如今乃我大明官兵,又何来贼人一说?”

  赵鹏道:“如今新皇登基,新皇乃崇祯朝大明正统太子,登基为帝名正言顺,而兴平伯不仅对新皇不尊,反而起兵叛乱,此乃叛贼也!”

  越其杰道:“忠勇伯,兴平伯令学生来此,就是愿意效忠新皇,何来叛贼一说?”

  赵鹏哈哈大笑:“兴平伯愿意效忠新皇,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既然愿意效忠新皇,就应当原地待命,本伯自会率军前往接受,陛下仁心宅厚,也不会加害兴平伯,这点可以让兴平伯放心!越先生你还是回去转告兴平伯吧,让他准备等我军前往接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