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千年唯此老书生-第2/3页

加入书签
    对此,赵昊只是冷笑了一声,措辞愈发的气势凌人,但是语气反而极其平缓,如同太平洋那宽广浩瀚的海水,功力全在水面之下:

    “就凭那一帮死抱着大陆军主义的守旧分子?除了整天抱着几十年前的老黄历,在那里说着早就腐朽发臭,该扔进垃圾堆的废话,连自己人都搞不定的那些人?”

    秦明月立刻脸色大变,低声喝道:“殿下!请慎言!”

    赵昊大笑道:“慎言?就凭他们?五大都护府的大都护,那一个出身他们的那群人?尤其是那些只能靠开嘴炮,忽悠一些劳务费的狗东西,这还八字没有一撇哪,一个个就显露出看到钱财就走不动的那副德行?我就算敢把所有的银子都花在他们身上,可他们能拿得稳,站得住吗?!”

    说道这里的赵昊,伸出了自己的双指,在身前使劲的晃了晃,“都尼玛什么时代了,还在所谓帝国级别的军事汇报演出中,把‘抢山头插旗杆’设置为胜利的终极目标,这些年都活到哪里去了?”

    而后,不等两位京城最著名的女神,再次开口说话,赵昊的双指就指向了窗外,“两位,如果你们再说那些一群靠着文正公的运筹帷幄,才得到了大便宜的东西,不知道知耻而后勇,反而死抱着功劳簿不动之人的事情,现在就请回吧。”

    于是,车内再次一片的死寂。

    这种情绪到了西山那一座看似简简单单的坟墓后,赵昊嘴角的嘲讽意味,突然变得更加的浓厚,点指着墓前,冷声道:“两位大小姐,你们看,这还真是人走茶凉呀!”

    对此,两位默默跟来的大小姐,看着眼前这座看似普普通通,却形似祁连山,被十几名黑衣御林军把守的坟墓前,几十束被他们从不远处采摘而来的野菊花,瞬间就闪红了她们的脸颊。

    此地,此时,只有赵昊刚刚带来的两个大花篮。

    真正的读书人,知道他们最受不了什么吗?

    不是十年寒窗苦,一朝闻名时,却碰到了一个王八蛋昏君,不得不为社稷苍生去仗义执言,不惜死谏君王,然后被咔嚓一下砍了头……。

    甚至不是山河破碎,却没办法力挽狂澜,眼睁睁看着家国皆无,因为哪怕这样,也可以逃禅出世,或者可以国家不幸诗家幸,写点悲愤诗来着。

    当然,也可以做些与国同亡的悲愤之事。

    虽然,在最后的关头,有些‘读书人’会因为‘水太凉’或者所谓的‘头太痒’的理由,而不得不虎头蛇尾,留下笑谈。

    他们真正无法接受的事情,身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为了一个所谓的天下太平,毅然入世,兼济天下,对这个世界付出了最大的心血,最多的善意,可是最后得到的却是扑面而来的恶意。

    众叛亲离不说,甚至落到了被国家百姓一起痛骂的可怜地步!

    例如,眼前这座坟墓中的主人,就曾经受过如此的待遇。

    自幼清贫、悬梁刺股、年少高志、幸识君王、连中三元,连升三级、侍君如父、位极人臣,而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结果,在回到家乡不到两年,就在那一场几乎被打断脊梁骨的败局之中,不得不重新出山,并代表帝国政府签下了那一纸耻辱的条约。

    而后,在全国骂声一片中,这位一夜白头的老书生,又毅然担起哪个旁人畏敌如虎的首辅位置,开始慢慢的收拾这千年未有之变局。

    并在十年之后,不仅血洗了前耻,还在居胥城一战后,让帝国的统治面积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之多。

    可惜,胜利果实才刚刚到来,还没有平常他鲜美的滋味,这位自称只是一名老书生的老人,就因为彻底熬尽了心血,而含笑离去。

    只留下这帝都西山上,一座形似祁连山,立着一块无字碑的石墓,默默地看着山下的一切!

    在这位老书生临终之前,他那些曾经阻拦自己师傅不去东瀛求和的门人,再次聚在他的身旁,问他还有什么遗言。

    看着那些已经名扬天下的弟子们,这位老书生只是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