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简单又安全的密语-第2/2页

加入书签
    我摸到她的左肩膀上,碰到了伤口,而且伤口离颈部动脉只有两个指头远!果然,刚碰一了下,韩明姗就颤了一下。我又摸到她肩膀后面,也摸到了一个伤口。看来是子弹打穿了肩部。可不巧的是,门被打开了,进来的好像是安明珊他们。我知道,这下,我可是跳进东海也洗不清了。

    读者对对碰。

    问:作者先生,你知道孔方兄吗?

    答:当然。孔方兄,是圆形方孔铜钱的别称。因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把人人都用的货币做成了有方有圆的孔方兄。由于把铜钱用绳子盘起来缠到腰间,出行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古人便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当然,把一千个钱穿起来,用的绳子被称为贯,便有了一千个钱为一贯,还有了寓意富有的“家财万贯”的说法。同时,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了在加工铜钱时铜钱不乱转,所以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因此,后人就称钱为“孔方兄”,有时候寓指拜金主义。

    又问:你知道铜钱的形状发展史吗?

    答:当然。铜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民国的“民国通宝”最晚。这种钱从战国时期开始,直到1915年,历经了两千多年。

    战国时期的秦国就用的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一切,包括货币等一系列政策,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将半两钱作为全国通用货币。

    半两钱和后来的铜钱的不同点就是上面只有“半两”二字,边缘扁平,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枚枚不同。但这种货币却统治了中国二千一百多年。之后,虽然朝代不同,但方孔铜钱的形状一直沿用了下来。

    汉朝的时候,开始用的五铢钱和半两钱比起来,同样是两边写着“五铢”二字,轻重适宜,大小适中,造型优美,开创了新的钱币体制,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五铢钱历经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等,通行了七百余年,直到唐朝开国的“开元通宝”才结束历史。

    唐朝之后一直都是上下写着皇帝年号,左右写着“通宝”二字的造型工整的铜钱,周围有一层边,中间的孔几乎一样大。直到清末,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从此,不但铸币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