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佛、道二境

加入书签


        李开泰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否正确,但法家箴言确实显得极为有针对性。

        自己所谓的反间计,其实也是存在破绽的,如果法家和商家提前就串通好的话,那自己一些列的操作就会显得极为可笑。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

        这是商家代表上台后所说的箴言。

        原本李开泰正向着儒家阵营慢慢靠拢,但台上人的出现让他驻足观察了起来。

        一袭黑袍,将台上人原本有些臃肿的体态掩饰了起来,黑袍上那些复杂的暗纹和袖口处的金边,让这件服饰蕴含着低调的奢华。

        商家代表的年纪不大,有可能就是先前那个管事口中的少主。

        商家的箴言或许更为偏向于现实的考虑,良驹伯乐之言甚至引得法家阵营之中传来赞同声。

        李开泰观察着商家这位少主脸上的表情,心底又生出了几分疑惑,是否之前太敏?

        毕竟是自己临时设局等待法家和商家往里钻,如果商家真的相信了夫子在冲境都消息,估计也会如同眼下表现的一般,明面上依旧于法家交好,但会注意保持足够的距离,更是不会在论会上有针对儒家的意图,以免给儒家造成不友好的观感。

        很快各家学派的代表都上台咏颂箴言,而那些没有先辈箴言的小众学派,也通过展示自家学派的魅力收获了一波百姓的叫好声。

        就如李开泰的义弟燕高轩,便是在台上轻抚了一曲《高山流水》。

        很快文试就进行到了最后,那些一直没有发声的学派也静待着武试开始。

        而留到最后的则只剩下了儒释道三家学派未咏颂箴言。

        也不知道是所有人的默契,还是众学派对于三家曾拥有过十境强者的尊重,最后咏颂的位置就这样余留了下来。

        作为现今三家中唯一没有十境强者的儒家本该先行咏颂,但环形会场西面方位的一个光头和尚率先站了出来。

        和尚的年纪看着不大,方正的脸型搭配上浓密的眉毛让他看上去显得不怒自威。

        所有人都不知道佛家其实早在来京之前就已经拜访过道家的山门,并且于京城论会期间递上了佛道之争的战书。

        小道长与他的师兄,李开泰在旺宾楼是见到过的。

        而且李开泰不知道的是,这师兄弟二人还在两日前拜访过夫子。

        夫子虽然没有直接透露李开泰的身份,但也表示一切事宜都是由他授意李开泰去办的。

        这让小道长从学院后山下来后,心里再也没有了小疙瘩,对于李开泰的看法也从“必要这厮好看”变为了“必与李兄结识一番”。

        和尚来到场地中央的高台上朗声道:“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