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2章 契货-第2/3页

加入书签
        因为约定好的收购价格也并不是很低,如果到时候粮食的价格掉了,他们也不用把银子退还给官府,这样他们也就能在其中赚上一笔了。

        商人们如果觉得不保险,怕日后的粮价会涨,也完全可以拿着官府的钱来囤一部分粮食,等到了约定的日期,把这些粮食给交付出去就行了。

        如此一来,粮商们手中有了更多的活钱,他们也可以拿出去做别的,说不定还能赚到更多的银子呢。

        这一举动可谓是双方互惠互利了。

        江南的官员全都纷纷称赞。

        激动之余,他们对孙殿询问道:“孙大人啊,那就请您给这样的交易方式赐个名吧。”

        孙殿想了想,直言说道:“既然签的是契约,买的是他日之货,那就叫契货吧。”

        契货!

        众人品味了一会,纷纷点头。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叫的朗朗上口,也很容易就能被人理解。

        于是契货这种交易的方式,很快的就在花河府治内流传了开来。

        没多久后,在花河府最大的粮食市场上,契货的交易方式就正式的被推出了。

        这样的交易方式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了买主和商人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负责采购粮食的各个衙门口都高兴坏了。

        虽然这样赚的银子少了点,但好歹不会像之前那样亏本了。

        而那些商人们也是很高兴的。

        能够先拿到银子,这样手中就有了很多的活钱,也不用囤积那么多的粮食了,风险也就小了很多。

        而契货定价的时候,总会比当前市场上的价格高一些,所以只要他们在交付日的时候,能比现在的价格低一点点,他们都能赚到钱。

        一些稍微保守点的商人,他们则是开始兴建起了粮仓。

        干脆把粮食先一步买进来,然后存在粮仓中,等到交付日的时候,只赚那么一点点差价就行了。

        ……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大契正是发行银票的日子了。

        按照孙文钱的要求,在燕京城建立了一个大契金储票行,这里是专门存放朝廷的信誉金的。

        信誉金。

        就是每发行一张银票,朝廷就会在大契金储票行中存进等额的金子。

        当然,除了燕京城之外,朝廷在另外十多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都建立了这样的分行。

        这些分行也是会跟着总行,一起承担发行银票的任务。

        政事堂的官吏们手中拿着的,就是最新印发出来的银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