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全真

加入书签


 虽年纪不到三十,鬓角却已生出一缕白发,让周世显俊朗无双的脸上,平添几分风霜之色。

 官厅中。

 气氛轻松。

 君,臣二人对坐品茶,一边逗弄着怀中婴孩,一边闲谈.

 李定国,郑森,陈永华等前线将领,如今众将合兵一处,舰队,铁骑,军情司一起上,牢牢将马六甲门户控制住了.

 并且正在对荷兰人的残余势力进行一场大清洗,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该关进水牢的也别客气。

 在大都督府严令之下,抓人,索要赎金……

 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一回生,二回熟。

 干敲诈,勒索这样的事情,军情司可是越来越顺手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场惊天大偷袭,让中兴大明在南洋的战略冒险取得了空前成功。

 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单单从占城,爪哇两地查抄出来的钱粮,军械,大炮,战舰……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总计约五万万龙元,这样一笔巨大的缴获,让大明于悄无声息之中,完成了血腥的资本积累。

 这个数字把崇祯爷惊呆了。

 毕竟,这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在南洋经营了足足一百年,所积攒下来的财富。

 如今都被一锅端了。

 “呵呵呵。”

 太上皇笑的嘴都歪了,可是又猛拍大腿,险些将大腿都拍烂了,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西洋人在这块地盘上,统共才几个兵?

 二十年前,他崇祯爷刚刚登基的时候,大明对荷兰人还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可为什么不来攻略南洋?

 但凡打个胜仗,敲一笔,榨一榨,还用为区区几百万军费发愁么?

 “哼!”

 太上皇拍着大腿,更是将那些百无一用的蠢材文官,恨之入骨:“天下文官皆可杀!”

 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一时间,不胜唏嘘。

 可如今南洋已定,西北却又烽烟再起,这边刚刚按下了葫芦,那边又起了瓢尽管心中一万个不愿意……

 大明镇军还是在不停的东西拉扯,频繁调动。

 已经有些疲于奔命的迹象了。

 “哎。”

 太上皇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看爱婿,他心中不由得有些羞愧,南洋,西北留下这么多烂摊子,是谁之过?

 还不是老朱家的子孙不争气?

 大明盛世两百年,除了洪武,永乐二朝还有些开拓进取的精神,再往后,便是一代不如一代。

 两百年盛世,兵强马壮的时候不去解决西北问题,不解决南洋问题,天天净琢磨着内斗,党争,窝里横了。

 于是乎。

 常年累月的问题积攒下来,历代内阁一味对边患绥靖,一味退让,便搞成了一颗颗定时炸弹。

 最终导致西北乱了,辽东乱了,大明便亡了。

 “咳。”

 崇祯轻咳了一声,却忧心道:“须知用兵西北,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年孝宗朝……孝宗弃西北之地,退守河西,亦是无奈之举。”

 “财政不足,兵力不足……又能如何?”

 用兵西北。

 太上皇心里没底呀。

 周世显点点头,却微微一笑:“陛下此言差矣,西北问题比南洋更加棘手,不在于国力,兵力。”

 “哦?”

 崇祯爷兴致来了,眉头一挑:“愿闻其详。”

 “呵。”

 周世显哑然失笑,陛下这是打算考他呢,不由得失笑道:“西北之乱,在于我朝根基太浅。”

 这话不假。

 西北与南洋不同,大明能在南洋打的顺风顺水,是因为大明在这里拥有深厚的根基。

 一来南洋之地清一色都是大明的属国,汉民众多,而来这个时代还没有美利坚,没有好莱坞,还没有被文化殖民。

 所以汉文化一直南洋各国的主流文化。

 说白了就是南洋各国在文化上更加认同大明,故此大明天兵所到之处,南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群起响应。

 可西北呢?

 西北番邦对大明的文化认同,可就很有限了。

 “算了吧!”

 那地方的人,压根不认同汉家文化。

 “所以嘛。”

 周世显挥了挥手,眼中闪烁着睿智,徐徐道:“西北问题,从来都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在于我朝根基太浅。”

 单纯靠军事,是解决不了西北问题的,盛世大汉,大唐都在这里折戟沉沙,最远才打到贝加尔湖。

 就算军事上再强大,再牛,还能比鼎盛时期的苏军,美军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