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铁马冰河

加入书签


 “啊?”

 一听这话,太子的眼神立刻变得崇拜。

 房中一大,一小,两个男人会意轻笑起来,太子到底是个懵懂少年,很快被糊弄过去了。

 不过太子很快笑了起来,憨憨的,这事儿还是挺解气的,除了亲姐夫,这些番邦属国勾结地方官员干的龌龊事,从来没人和他说过。

 这里头牵扯的官员太多了,利益太大了。

 崇祯命人追查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最后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明都自身难保了,再也没有力量救援朝鲜这个属国了。

 只好任其自生自灭。

 这也在崇祯年间成了一件悬案。

 此后朝鲜李氏便一蹶不振了,再也没有出过像样的人才,朝局陷入动荡,却又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牢牢掌控着。

 而对于江南士族财团来说,这等于是断了一条重要的财路,也是一场惊天噩梦的开始。

 江南士族往朝鲜的商路断了,往东瀛的商路也开始不太平……预示着东海各番邦,连同江南一带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即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崇祯十八年,腊月末。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置办起了年货,整洁的街道上挂起了灯笼,过了这个新年,等到春暖花开时,北城也要拆了重盖。

 大明君臣尝到了改造皇城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了,随着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大明开始走上了正规。

 又是一个清晨,太阳照常升起。

 暖阁里佳人如玉,幽香四溢,柳如是睁开秀目,被褥里带恶人已经不知去向,昨晚那坏人把她折腾惨了,可……

 等到她睁开秀目,良人已率军出征。

 她口中喃喃:“平安回来。”

 崇祯十八年,除夕夜。

 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凤威军,秦军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从大明京城秘密开拔。

 再一次大举南征中原,意图与顺军主力决战于洛阳城下。

 大年初一,洛阳城。

 过年这天李自成将李锦,宋献策等人召入宫中,和群臣,和后宫妻妾把酒言欢。

 紫薇宫中一片祥和,却难掩破败,冷冰冰的没什么人气。

 去年中原大地经过一场大水过后,又生了一场大瘟疫,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都遭受了灭顶之灾。

 山东,河南两地的百姓有官府救济,以工代赈保全了下来,顺朝控制的地盘上可就惨了。

 一时民不聊生。

 洛阳一带的百姓,在水灾瘟疫中死去的极多,稍稍恢复了些许元气的中原大地,再一次赤地千里。

 旷野间白骨森森。

 紫薇宫中,锦衣玉食,摆上了十几桌酒席,黄河鲤,烩饼,各色小炒,在这大灾之年已是奢侈。

 半年来李自成也没闲着,他改组了大顺朝廷,他这个小朝廷和大明的制度一模一样,也设立了六部,内阁。

 这就是个没读过书的痞子,混混,让他重新发明一套新制度,他也没这个本事,只能照搬。

 他让牛金星当大顺的内阁首辅,又把一帮大明投降的文官都塞进了六部,当上了尚书,侍郎。

 可人心散了,升官发财已经不怎么管用了。

 如今大顺很缺粮,就这么一个小朝廷遭了水灾,还得养活着几十万游手好闲的大军,能不缺么。

 缺粮的顺军只好从百姓手里抢食吃。

 大半年时间,顺军将好端端一个洛阳弄的民不聊生,每天都有百姓冻饿而死,百姓没了活路只好逃走。

 于是牛金星弄出了一个严苛的户籍制度,凡编入顺朝户籍的百姓,逃走者被捉到了,全家连坐!

 当年造反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可如今本性毕露。

 就是一伙流寇,是贼。

 崇祯十九年,大年初一。

 大顺君臣把酒言欢。

 可出席的只有李锦,高一功,宋献策等人,这些大臣都是李自成的嫡系,亲戚,绝对心腹。

 牛金星和一群大明投降的文臣,武将在宫里露了个面,拜了年,自己找地方喝酒去了。

 李自成也无力约束,也管不了,这大顺开国才一年多,就形成了皇亲与外姓两大对立集团。

 就这还不如大明呢!

 对立的根源,是对于大顺军的下一步动向,文官们和李自成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以牛金星为首的文官主张退出洛阳,退出中原。

 文官们的意思是,这洛阳真的不能呆了,又缺粮,又缺人,向东,向西,向北的进军路线,已经全都被堵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