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放粮

加入书签


 宗族是大明朝,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宗族,想干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堪比登天。

 多少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名将,不怕敌人的刀枪加身,就怕自己人从背后捅过来的软刀子。

 父子两人,依依惜别。

 送走了老爹,周世显又翻身上马,往东直门方向看了看,他心中不免有些期待……终于,终于终于在东直门高大的城墙上,瞧见了宫女,侍卫簇拥下,一个娇小苗条的小小身影。

 公主终究是来了,来送别。

 周世显洒脱的挥了挥手,打马离去。

 “驾!”

 快马疾驰,追上了凤威营大队。

 凤威营从东直门出京,再转向南,很快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与京城暂时隔绝了一切联系。

 半个月后,崇祯十六年,八月初。

 周世显率领凤威营,经过了千里长途急行军,进至怀庆府。

 怀庆府三战之地,地处黄河北岸,过了黄河便是开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原本这里驻扎着重兵,却在满清八旗的第五次入关中,打残了,打废了。

 如今,只能龟缩在城中苟延残喘。

 这便是大明如今,在军事上的窘迫。

 明军在南线打的过流寇,却打不死,除不尽,在北线又要面临满清八旗的重压。故此,两线作战的明军机动力量,在南线,北线之间疲于奔命,长期得不到休整,在无止境的战争中渐渐被消耗掉了。

 两线作战,自然是兵家大忌。

 朝局到了此时,顺天府已经不适合作为皇城,这是一头猪都能明白的道理,崇祯难道不明白?

 迁都南京,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这个道理崇祯自然是明白的,只是……他被东林党,被复社,被满朝官员架在火上烤,动弹不得。

 东林党,复社,自然是不希望崇祯帝去江南的,江南可是他们的大本营,繁华锦绣之地。

 若是崇祯帝去了江南这花花世界,那岂不是他们干的那些龌龊事,都要被揪出来了?

 平时在江南花天酒地惯了,谁愿意搬一尊大神去江南,压在自己头上?

 崇祯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所以直到死,他也没拉下脸迁都。

 所以崇祯临死前终于想明白了,发出了那一声悲鸣。

 “天下文官皆可杀!”

 这话可真是半点不假,可惜他明白的晚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子害了他。

 河南,怀庆府,沁阳,距潼关已近在咫尺。

 大雨滂沱,凤威营长途急行军一千多里,已是人困马乏,就算人扛得住,马匹也扛不住,只得在沁阳暂做休整。

 这一路走来,凤威营刚出发时的精气神,消磨了许多。

 从出了京开始,沿途可说是赤地千里,整村整村的大明百姓,就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

 是建虏干的,建虏在大明腹地猖獗了整整一年,一年呀!

 凡建虏所过之处,就像是爬犁梳过了一般,人,畜,粮食,乃至于铁器,菜刀,尽数被搜刮走了。

 整村整村的大明百姓,被带到关外开荒种地,沦为伺候主子的奴才,听说山东那边更惨……

 整个大明北方,以黄河为界,除了几座坚固的大城,大部分村镇实际上已经沦为无人区。

 人间地狱,莫过于此。

 这些广袤的地区没有粮食,兵员枯竭,连条狗都找不到。难怪李自成渡过黄河之后,可以长驱直入,一路狂飙突进到紫禁城。

 这个仗,还怎么打?

 到了怀庆府,周世显并未下令进城。

 他费劲苦心打造的这支精兵,是一只近代驮马化部队,机动性虽不如满清八旗,可还是比大顺军强的多。

 若是进了城,一旦遇到变故,被大顺军给堵在沁阳城内,到时候再想出来可就难了。

 “吁!”

 周世显勒住战马,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往泥泞的官道两旁看了看,前头有一座关帝庙,大门紧闭。

 不远处还有一座大农庄,可供全军休息。

 半个月风餐露宿,他也有些疲了,喝道:“进去看看!”

 士卒纷纷翻身下马,向关帝庙走了过去。

 “哗,哗!”

 厚底长靴踩在泥泞中,发出阵阵轻响,几个身穿大红鸳鸯战袄的士卒,将紧闭的大门推开。

 猛然间,庙里响起几声惊呼。

 士卒警觉,纷纷拔刀出鞘:“什么人,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