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堂

加入书签


 周世显越骂越气,这三个哨官是榆木脑袋,怎么会搞的火力衔接不上,让区区十几骑突破了火力网?

 这要是遇上了满八旗,一个冲锋岂不是全军覆灭了?

 问题出在定装火药的使用上,三个哨官太刻板了,要知道战局紧急时,定装火药不必撕开,是可以直接塞进枪管的……

 如此,可以大大简化射击步骤,让射击频率大幅度提升!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会造成火药燃烧不充分,在枪膛里留下极多残留,对火枪造成极大的损坏。

 周世显大骂:“命都没了,还管铳?”

 骂了一通,叫三个哨官回去反省,周世显抓了抓脑门,这都是淳朴的农家子弟,太节俭了呀。

 得让部下改掉这个节俭,心疼武器的臭毛病!

 旁边骆养性和一群锦衣卫高管傻了,又麻了。

 听听,听听,这是人话?

 一营兵打的晋帮叛党尸横遍野了,自家才死了两个,伤的也都是轻伤,就这还不满意呢?

 周世显一抬头,瞧见了顶头上司,忙快步走来,英俊潇洒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总宪大人还愣着做什么……搬银子呀!”

 骆养性傻愣愣的点了点头,忙道:“搬,搬呀!”

 此番查抄晋帮首富平阳票号,现银,金条,各种名贵古董,孤本珍品,折银总计一百二十万两。

 这个数字将北镇抚司所有人,都惊呆了。

 都知道晋帮富可敌国,可这……也太令人吃惊了,吃惊之外还有沮丧,很快变成了愤懑。

 北镇抚司衙门里,骂声四起:“直娘贼!”

 连年兵灾,旱灾,大家伙都是苦哈哈的,连皇爷都穷了十几年,紫禁城漏水都没钱修补,这伙晋帮却大发横财。

 一百二十万两雪花银,这还是一家票号抄出来的!

 单单是这一笔巨款,足够锦衣卫上下几年的开销了,甚至能养活整个京畿的百姓一整年了。

 骂声中,周世显冷冷一笑,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大明财政崩溃的根源就出在商税上了。

 大明商税是三十税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后世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通行的商税是五税一,甚至四税一,差了近十倍!

 这税率是谁定的呢,开国之君朱元璋,这也没错,大明开国时百废待兴,为了鼓励商业,轻赋税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就在于这税率,两百四十年没变过了!

 为何大明不加商税,因为读书人反对,读书人为何反对加商税,因为家中个个都是经商的巨富。

 读书人能加自己的税么?

 一阵骂声过后,周世显摆了摆手,这一百二十万两雪花银,他自然不会蠢到独吞,先划拨一半送去紫禁城,用来充实內驽。

 內驽就是崇祯帝的小金库。

 再分十万两给骆大人,改善一下锦衣卫弟兄们的小日子,剩下的他要带走,带去潼关充作军费。

 当天夜里,分脏……不是,分配完毕,骆养性嘴都笑歪了。

 又是一天,清晨时分。

 天阴沉沉的,又下起了雨。

 崇祯十六年的夏天,雨水充沛,旱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可惜对大明帝国来说已经有些迟了。

 紫禁城,朝会。

 对于京中发生的这件大事,诺大个京城都惊动了,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青楼茶馆里都传的沸沸扬扬。

 一个个朝臣顶风冒雨,缓缓走过金水河。

 周国辅穿一身三品官服,与几个辅官走在行列中,朝臣都远远躲着他,耳边不时传来嘈杂的议论声。

 从他独子当了锦衣卫指挥同知,这样的非议每天都有,读书人,读书人的体面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来如此,周世显这种行为叫自甘堕落,他还是个举人呢。

 金銮殿,早朝。

 天阴沉沉的,光线很差,文武分列两班,殿中各位大人交头接耳,像是一群马蜂,嗡嗡的响个不停。

 “皇上驾到,肃静!”

 太监唱了一声喏,崇祯帝坐上宝座。

 这大明朝的规矩,倒不至于每天磕头山呼万岁,大明中后期的朝堂之上,有点像是……欧洲议会,风气很开放,甚至可以说是狂放。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一切都是照本宣科。

 王承恩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御史走出班列,躬身道:“臣有本奏!”

 “臣也要奏!”

 一时间,金銮殿上群情激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