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重回沙州-第2/2页

加入书签
    韦桓:“哦,对对,驸马言之有理,我们进去细谈。”

    入了府所的议事堂,周钧坐在上座,韦桓陪在下座,又有敦煌郡的不少官员侍在堂中。

    周钧看了一圈众人,开口问道:“沙州情势如何?”

    韦桓摇头道:“有些棘手,吐蕃的军队从龙勒山口不断行来,敌军数量已近万人。失守的子亭镇如今成了敌军的中军大营,四周修建了工事,又有屯仓和烽火,看这架势,吐蕃人是不打算离去了。”

    周钧奇道:“吐蕃人过去数十年间,也有侵扰沙州之举,但大多是以劫掠为主,怎么这次会驻扎下来?”

    韦桓:“自从大碛商路开辟,沙州日渐富庶,吐蕃也越发重视。吐蕃军队控制商路,大肆攫取财富,尝到了甜头,所以由劫掠改为了占据。再加上,边民作乱,与吐蕃勾连,这更是给了敌人可趁之机。”

    周钧沉默片刻,突然问起了另一个问题:“我在长安时,瞧了进奏院递上的邸报,沙州有大族,刘、安、志、李、张,素来亲近大唐,此次战祸,为何不见他们出来携助州府?”

    韦桓一愣,接着眼珠转向一旁,肩膀也不自觉微微抬起,笑着答道:“王鉷经营大碛商路,设了诸多杂税,想必是恶了沙州大姓。再加上,这些沙州本地人,向来与朝廷都是貌合神离,行事自然就乖张无度。”

    熟悉盘问的周钧,瞧见韦桓说话时的小动作,就知道后者不是在说谎,就是在隐瞒什么。

    王鉷因为贪腐,已经被押往了长安,州府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主动修复与沙州大姓的关系,再请其襄助,共抗吐蕃。

    至于指责沙州本地人,不尊大唐,这更是胡说八道。

    假如沙州大族真的想要背离朝廷,在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归义军,更不会出现张议潮推翻吐蕃统治,使得沙州重回大唐的举动了。

    由此可见,州府与沙州大族的交恶,王鉷贪腐,或许只是原因之一,真实情况怕是另有隐情。

    想到这里,周钧又向韦桓问道:“城头上,枭首示众的是何许人也?”

    韦桓:“都是敌军伏在敦煌城中的细作和探子,他们妄议朝政,又聚众起哄,就是想在城内掀起暴乱。”

    周钧眉头紧锁,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知晓了。”

    韦桓偷偷瞧了一眼周钧,又问道:“驸马,大井粮库被烧,豆卢军断了粮草。州府想尽办法,筹了一些,以作应急,但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周钧:“沙州军务,如今是谁在统领?”

    韦桓:“沙州豆卢军的军使,乃是常会武;瓜州墨离军驰援而来,军使名为郭子仪。”

    周钧听到这里,一时之间怔在原地,连忙追问了一句:“你刚刚说,墨离军的军使是谁?”

    韦桓:“回驸马,墨离军使名为郭子仪,本是朔方的横塞军使。因为王鉷之案,上任墨离军使牵涉其中,被押往长安。吐蕃入侵时,墨离军使一职空缺,朔方节度使李暐,举荐郭子仪调任墨离军。”

    周钧:“郭子仪现在人在何处?”

    韦桓:“墨离军如今驻扎在三危山……我听说,郭军使前些日子带兵去巡视新乡县,眼下怕是尚未回来。”

    周钧吁了一口气,眼角的余光,恰巧看见堂口处的柳载,正在对他微微点头。

    周钧:“韦刺史,我一路从凉州赶来,中间日夜兼程,未有片刻歇息。先寻一住所,待我休憩半日,再商议战事。”

    韦桓起身,唱了一声喏。……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