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一国二君-第2/3页

加入书签
    范吉年面露难色,建议道:“陛下,第五琦就在御所门外,不如召他来询问详情?”

    李隆基:“让他进来。”

    第五琦进了院门之后,李隆基和周钧都是吃了一惊。

    他出发的时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回来的时候却是面容憔悴、风尘仆仆。

    李隆基看着第五琦,问道:“你这是……?”

    第五琦见到李隆基,再也忍不住情绪,语带哽咽的跪下说道:“陛下,臣险些就回不来了!”

    李隆基一愣,沉声道:“细细道来!”

    第五琦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从灵武出发,一路南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江南西道的治所豫章郡(今南昌市)。

    向府所的官员说了来意,第五琦掏出圣旨,原本以为豫章郡的郡守,会亲自出来听旨。

    哪料到左等右等,郡府的主官们,一个都没出现。

    而且,府所中的那些官员,看着第五琦,都在窃窃私语,目光就好似在看动物园中的奇珍异兽。

    第五琦见状,自然忍不了,站在堂中大声怒道:“圣旨已到,尔等目无君上,反了不成?!”

    听见这话,豫章郡的司马,终于不好再躲,一脸凝重的走了出来。

    他先是看了一眼第五琦手中的圣旨,接着拱手问道:“上官自称江淮租庸使,欲调江南税贡去往朔方,这道旨意,出自何处?”

    第五琦怒道:“自然是朝廷的旨意!”

    豫章司马咬了咬牙,又问道:“何处的朝廷?”

    第五琦听见这话,怒到五官都变了形,大吼道:“大唐有几个朝廷?难不成一国尚有二君乎?!”

    豫章司马看向第五琦,丝毫没有畏惧,非常认真的又问了一个问题:“敢问上官,今年的年号是什么?”

    第五琦闻言,看了一眼周遭的官员,每个人的脸上不见戏谑,心中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便回道:“天宝十五载。”

    豫章司马:“此言差矣,今年是至德元载。太子在襄阳称帝,改年号为至德。”

    第五琦听到这里,脑中轰的一声响,不自觉问道:“你再说一遍!”

    豫章司马又重复了一遍。

    第五琦睁大眼睛,嘴巴哆嗦了好久,终于挤出来一句话:“此乃篡位!”

    豫章司马沉声道:“大唐于危难之际,太上皇假称御驾亲征,实则不顾长安百姓,出逃蜀中,不理社稷。而陛下身为太子,誓与叛军一决生死,亲率二千禁军,先是解了南阳之围。中间未曾歇息,又经淮河一路向东,经过寿春、凤阳,最终在雍丘大败叛军大将令狐潮,最终保了江南平安。此等功绩,乃是明君之相,何论篡位二字!”

    第五琦的脑门上青筋凸起:“太子与禁军大将陈玄礼,于马嵬坡发动兵变,诛杀右相及杨氏一族,又意图对圣人不利,后来还是安西节度使周钧救驾及时,这才解了兵变之围。太子眼见谋乱失败,领了两千禁军,只能远走南下……这些,难道你们都不知晓?!”

    豫章司马还有诸多官员闻言,皆是一愣。

    第五琦:“太子弑君,此乃不忠;得旨不归,此乃不义!陛下又如何可能会把皇位,传给这样的人呢?!”

    豫章司马迟疑了许久,最终对第五琦说道:“一面之词,不足采信。”

    第五琦愣在原地,见周遭官员也是一样的态度,浑身哆嗦的说道:“太子呢?太子人呢?他可敢与我对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