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吼山后山

加入书签


        建康宫,太极殿中,泰安帝和靖王兀臼对弈。

        “你说梁王派人暗杀那个县丞的儿子?”泰安帝手持一枚棋子稳稳的放下。

        靖王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竹筒,打开盖子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条,递给泰安帝。

        “圣上,这是金蝉卫发来的情报。”

        泰安帝看了看那张纸条,摇了摇头说道:“朕不看。”

        靖王缩回手,用旁边的烛火将纸条引燃,顷刻间纸条化为灰烬。

        泰安帝道:“你知道朕为何一直信任你吗?”

        靖王思考片刻道:“因为臣连一家人的命都可以给圣上。”

        “不完全是。还有一点是你知进退懂分寸。”泰安帝又落下一枚棋子。

        靖王沙哑的声音笑道:“臣又输了。”

        泰安帝道:“你未必会输给朕,但你每次都能输给朕。而且输的让朕找不出你的漏洞。”

        靖王笑而不语。

        “传口谕给朕那不成器的弟弟,让他安分点,现在不是时候,不要因小失大。”泰安帝留下这句话后起身离去。

        靖王看着地上被泰安帝带动的气流吹散的纸灰,他不禁觉得浑身燥热,他想起了十八年前那场大火和那个血色的夜晚。

        ……

        随着江南纺织公司和珍妮纺纱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大量的布匹被生产了出来,好在黄总监良好的发挥了他的销售能力,居然做到了库存不超过三天产量的水平。

        朱庭隆建议江南纺织公司为黄总监加薪,黄贺总监自此更是卖力的工作,同时悔恨自己为何没早早下海。

        殊不知,即便早早下海也没什么意义,毕竟他没有遇到朱衙内。

        新昌盐业制作的雪花盐如今在市场上也是赢得了赞誉。

        以前大宁的制盐主要依靠青州和吴州,但青州陷落吴州又常年战乱的情况下,整个盐的产量降低了一半。

        盐商们很多时候不得不从江陵城高价买入平国的井盐。自从新昌盐业的投产以来,原本只能晒出带泥盐的滩涂居然能制作出比青州盐场还好的盐,这让盐商们是啧啧称奇。

        随着新昌盐业十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大量盐商涌入昌兴县,而纺织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商贾,所以昌兴县慢慢的变的繁荣起来。

        商业的发达又带动了旅店和餐饮业的直接发展,朱庭隆盼望的机遇也便出现了。

        之前的他一直想进军餐饮业,但苦于昌兴县的人口数量及高端消费群体的数量都不能令人满意,他就一直没有下手。

        如今拿到了邱扒皮的一千顷旱田,他将周大力安排到花舍镇和七贤镇专门负责这片田庄,趁着刚开春全部种上了黄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