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海上的威胁徐徐而来-第2/3页

加入书签
 在长安城这么长的时间里,很多地方他都不能去,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就算他知道这种建筑的建造方法,又如何传回去呢?

 在摘星楼待了不久,随后意兴阑珊的回到了居住地方。

 坐在昏暗房间中,汤若望取出几张白纸,鹅毛笔以及墨水,在上面写下《大秦帝国见闻录》这几个字。

 随后,重新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下: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帝国,从他们第一代帝皇——黄帝建立政权至今,已经有四千年之后。

 经历过无数磨难,如今,在大秦皇帝的带领下,将会再次走向辉煌。

 听说这个皇帝对土地有着近乎固执的渴望,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西方世界的这些权贵们自然听不到汤若望的担心,他们还沉浸在大航海带来的巨大利润中。

 当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在海面上掠夺了无数财富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放在了海面上。

 如今的海上霸主,是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

 美洲的白银和东亚的香料,让荷兰的贵族们沉浸在美梦中。

 发达的银行业以及金融的萌芽,催生了无数眼睛猩红的贪婪商人。

 他们组建了各种各样的“公司”,把世界各地的财富,尽数往回席卷。

 不过,在遥远的东方,有几种东西让他们痴迷。

 丝绸、瓷器以及茶叶。

 这三大东西,是东西方贸易的重头戏。

 西方的贵族们穷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破落户般的土财主暴富之后,他们便想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东西,全部享受一遍,尤其是那些高贵且价值高昂的物品。

 已经没落的罗马帝国那残砖破瓦的墙壁上,还留有早已经掉色且驳杂不堪的壁画,上面是他们伟大的皇帝身着东方轻纱的曼妙身姿。

 这是一种高贵的物品,比普通人穿着的棉布高贵无数。

 这是来自神秘东方帝国的天赐之物,只有最具有权势的人,只有最高贵的血脉才能拥有。

 整个西方对罗马帝国极为追捧,连带着罗马帝国喜欢的丝绸,也成了他们的追捧之物。

 西方的贵族们翻开了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看着上面的辉煌场景,尽面露渴望。

 泉州府,这里有着最早的对外贸易机构--泉州市舶司。

 始于南朝,兴于唐宋,终于成化。

 不过,明朝中后期之后,这里又成了繁华之地。

 海禁虽然严厉,但是比不过走私的巨大利润。

 这里的港口,不仅没有因为海禁变得衰败,甚至还变得繁茂。

 一艘艘巨大船只在这里停靠,工人们将商人们采购而来的丝绸、茶叶以及瓷器装船。

 镇海侯郑芝龙站在港口上,看着眼前装船的货物,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这里是他的兴起之地,也是他的故乡。

 港口上的这些商船,全都是他的产业。

 这些商船将会从泉州出发,前往爪哇巴达维亚。

 这些货物,会去遥远的西方,成为权贵们身上的衣衫,杯中的茶汤以及精美的餐盘。

 郑芝龙的商船将会在巴达维亚和红夷也就是荷兰进行贸易,换取他们在美洲或者其他地方弄过来的白银,顺便再采买一些中原没有的香料。

 荷兰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么多年以来,郑芝龙没少和他们打仗。

 依靠着本土优势,郑芝龙在这里的实力要远高于荷兰。

 所以,贸易才能正常且顺利的进行。

 不过,荷兰眼馋东方已久,若是郑芝龙的实力颓败,恐怕,他们的兵锋将会直至东南沿海。

 黑夜过去,黎明而来。

 郑芝龙的商船在破晓的黎明中,由手中舰队护航,朝着巴达维亚而去。

 看着海面上遮天蔽日的风帆,郑芝龙笑出了声。

 郑芝龙笑的很大声,有人笑的比他声音还大。

 北风从南到北,当来到了南边的海面上时,寒冷已经消失殆尽。

 从印度洋吹来的温暖海风让巴达维亚这个港口四季如春,温暖怡人。

 刚刚享受完春光的巴达维亚暨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范迪门走出了总督府,叼着一根烟斗,站在了总督府门外的一座小山丘上。

 那不太伟岸的身子中,却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

 一想到自己将会成为整个东方最有权势的总督以及最富庶的男人,他那抹小胡子就不停的颤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