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板甲和长枪-第2/3页

加入书签
 孙杰几乎没干过砖瓦活,好在只是给水井封口,也不算难。

 忙完了,将手中的瓦刀放在地上,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深吸一口气,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再过个三两天,等水泥干透了就能使用了!”

 周围的百姓和陈虎不知道水泥是什么,只是默默的将这个词语记下。

 黄昏之下,孙杰带着人回去了。

 忙碌了一整天,吃完饭后,躺在床上就睡,一觉睡到了第二天。

 简单的吃了一点早饭,孙杰带着人前往下一个标记点。

 这一次,孙杰没有亲自上手钻井,而是一把手一把手在教陈虎他们如何使用打井机。

 已经钻好了一个水井,足够现在这些人使用,也不用从现代往这边弄水,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孙杰也没有那么急迫。

 有水的标记点不止这一个,这么多的水井全靠孙杰一个人,先不说他能不能忙过来,累都要把他累死。

 将钻井的技术教给陈虎他们,再从现代弄几个打井机过来,同时开工,效率成倍数增长,孙杰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陈虎他们不识字,打井机按钮上面的那些文字压根不认识,只能靠死记硬背,将各个按钮硬记下来。

 过程自然痛苦,一口水井打了差不多三四天才看见水。

 好在陈虎他们也记的差不多了,倒也对得起这些时间。

 那些有水的地方,是孙杰带着陈虎他们一起找的,上面都有特殊标记,他们也找得到。

 又从现代弄来了两台打井机,补充了一些水泥砖瓦等建材。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打井了,孙杰手头上暂时没啥事,又回了现代。

 ......

 坐在超市里,孙杰拿着纸笔,写着规划。

 土豆,这东西必须要买,那边有了水井,现在正是种土豆的时间,得赶在气候过去之前,将土豆种在地里。

 那边的土地很贫瘠,化肥不可或缺,粮食想要丰产,这东西必须得有。

 还有农药,这玩意也不能忽略。

 最近几年网络上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妖风,说什么“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的粮食是原生态绿色食物,说吃这种东西吃了好,那些有农药有化肥有激素的都是有害食物,应该舍弃。

 散播这种谣言的人,非坏既蠢。

 要是这个世界不用农药,估计要饿死一半人。

 百姓们一直住着帐篷也不是一回事,得先给他们把房子盖起来。

 房子的话,先买一些工具,让他们先自己搭建土房子。

 等忙过了这阵子,再搭建砖瓦窑,烧砖制瓦。

 至于从现代往明末搬运砖瓦水泥,孙杰压根没考虑。

 少量的还无所谓,多了就不行了。

 三百多口子人,要是全都盖砖瓦水泥房,那需要的水泥砖瓦可是一个海量的数字,且不说孙杰累不累,金门的能量也不见得支持。

 农村最常见的三间平房,大概需要三万块红砖。

 根据上次孙杰统计的结果来看,这三百口子人,差不多是八十多户人家。

 就算这八十多户人家,都只需要三间平房,按照八十户计算,每户三万砖,那就是两百四十万块红砖,这还不包括钢筋水泥等建材。

 要是把这些东西加上,估计一次就把金门能量干没了。

 就算金门能量充足,孙杰也不敢冒这个险。

 每一次传送都需要能量,好钢要花在刀刃上,这些东西,以后可以在明末制造,没必要从现代搞。

 粮食也是这个道理,随着人口的增多,每天消耗的粮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人少了还好,人要是多了,可能就应付不过来了,只会白白消耗金门的能量。

 再说了,那些都是普通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征兵肯定征不完,剩下的那些,不种地还能干嘛?总不能白白养着,让他们无所事事吧!

 目前人口少,孙杰搬运几次倒也还行,以后人口多了,再这么搬粮食,也不现实。

 还有在范小鹏那里定制的武器装备,对了,还要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最好带着院子。

 现在要买的东西太多了,超市门口虽然大,可人来人往的人多眼杂,总不是个事。

 孙杰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了标记。

 土豆化肥农药这些东西好买,什么时候都有,随时都能买到,不用太过着急这一时半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