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去留-第2/3页

加入书签
        那人见骆先生摇了摇头,笑道:“当时道口发生了一件惊天命案!”

        骆先生猛地抬起头:“哦?”又想到什么事情,拍起桌子:“不会是‘韩氏族灭案’吧?”

        那人竖起大拇指:“正是,先生果真是博闻强记!”

        骆先生摆了摆手,问道:“这个旧案和法源有什么关系?”

        那人道:“非要说有关系,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要说没关系,恐怕法源也可能脱不了干系。”

        骆先生急忙问道:“此话怎讲?”

        那人道:“韩氏一家自韩相公死后被流放岭南,在南北运河的邢沟道口惨遭夷灭。当时的地方官府也不敢马虎,当即就关闭了道口,盘查起往来的船只。可后来查无头绪,只得出了一个告示,简述了韩氏灭门案,出了五百两银子的赏金征求消息线索,再后来此案就不了了之。”看着骆先生面露悲戚,那人又接着道:“可是据存档证据,当时韩氏可能并未灭门?”

        骆先生惊立而起:“此话当真!有人活下来了?”

        那人见骆先生着急,不再卖弄:“虽然邢沟道口的过路存档少了当时那条客船的记录,但邢沟道没有,不代表别的道口也没有。后来我们去了泗水查探,当地的县守是武后的人,虽不能放开手脚查探,但多少问出点东西来。原来那条船在过泗水道口时,船上报的韩氏一家共二十四口人,但邢沟道的命案里只留下二十二条尸体的记录。那这少了的两人,去哪了?”

        见骆宾王不作声,那人又道:“当初法源抵达龙华寺时,带回去一个病弱婴儿,龙云观的道士说法源归寺时,龙云观守平道长亲自过去了一趟,回来曾说了句‘大和尚倒是好慈悲,也不怕病幼拖累。’”

        待喝了一口茶,那人又继续说道:“现在能确定三个事情,第一,这婴儿是法源在邢沟下船之后的某段路上捡的;第二,那婴儿当时身有重病。最重要的就是韩氏一族不见了两个人。”

        骆先生又皱了皱眉:“可这并无证据证明法源和幼儿与韩氏一案有牵连。”

        那人又道:“那关于这幼儿来历,法源为何说谎?先生有所不知,我有一故友,当时曾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与韩氏一案的勘察。昨日他曾说韩氏二十二条尸体,有九个人身上并无刀枪箭伤,但解剖下来发现全都胸骨断碎,腑脏裂开。”

        骆先生道:“什么功夫如此霸道?”

        那人点了点头回道:“江湖上有一门功夫,名为‘碎心掌’,打在胸口时,能在瞬间催发大量内力,用以震碎腑脏。据我那朋友所说,那几条尸体留下的痕迹很像是‘碎心掌’所留。若凶手之中有人会碎心掌,那幼儿身上的伤,说不定就是韩氏一案的凶手所为,如此,那幼儿很可能与韩氏一族有极大关联。”

        玉林听到这里,恍如遭到一记重击,整个幼年的痛苦好像又浮现出来,每当咳嗽严重之时,那种咳到窒息的感觉,是说不出的痛苦。文师父曾说过自己肺脉寸断,才会连年咳嗽,从而身体虚弱无法习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