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闻川瑜

加入书签


    悠悠古城矗立百载,日升月落,城头亦走过无数身影。

    佳人将相,游子老饕,俱在这江湖浮浮沉沉。人生不过百载,休说是亘古不变的天地,即便对这城墙而言,百种人生也并无什么不同。

    汴梁环城一周,共有十七道门,俱是守备森严。其中唯有靠河四门,又唯有一道万胜门,附近一段城墙准许平民攀登。

    门顶城楼中,亦有官家在此筑阁,分设雅间,供人闲游取乐。当然,珍奇之物向来有价无市,若非家境雄厚之人,也是这辈子都不敢想能在万胜门城楼中摆下一番筵席的。

    赵无安白衣背匣,自万胜门边拾阶而上。

    半座雄伟汴梁,也随着他的越升越高,而逐渐落向身体下方。回眸看去,喧哗街市如隔帷幕,其间行人渺如云烟。

    城头人烟稀少,仅有几名驻守城头的金吾卫分开站立。

    毕竟离大乱才过去了一天,汴梁此时仍是人心惶惶,百姓们大多选择躲在家中,与家人相守。若无必要,极少出门,更不用提远出外城,来这登高观景的城头了。

    出乎他的意料,守城的几名陌生金吾卫见到他的脸,竟都不约而同地俯身行礼,面露敬重之色。

    赵无安心中颇有些哭笑不得。说起来,能守住那座太安门,其实并不是他的功绩。

    若非那些籍籍无名的金吾卫在前冲锋,替他开辟出一条前往太安门的道路,赵无安也绝无可能临阵晋入一品境,反来诛杀拓跋努。

    如今大乱方平,紫宸殿内的皇帝尚有一堆事情要忙。若非得知闻川瑜的惊天计划,赵无安本来也该替这些金吾卫向皇帝求一份情的。

    但在见到闻川瑜之前,他不敢做任何无关之事。

    与金吾卫们打过招呼,赵无安径自走向了那座两层之高的城楼。

    阁顶以金墨手书“金梁晓月”四字,悬在赤红木匾上,璀璨夺目。大门两边,又挂了一对楹联,上联是“满城八景,历春风秋月造化得万胜”,下联为“月挂双梁,数大厦楼宇天工夺百奇”。

    此处已是外城,护城河水自墙下流淌而过,万胜门前的金梁双桥,每逢月出之夜,俱能闪映灿烂金辉。那亦是这楼中景色最奇之时。

    这些事,赵无安本不知道,街头巷尾地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汴梁城还有这么个去处。

    他轻敛眉头,推门而入。

    楼内空无一人。阳光透过轩窗静静照进厅内,排排摆放的桌椅被擦得一尘不染。

    赵无安在门口驻足了一会,走入楼中,顺着台阶直上二楼。

    二楼的布景与一楼并无不同,但正对着城内方向却开了一面两人高的大窗,窗前隔出四尺见方的空间,无桌无椅,搭了个低矮的台子。

    眉清目秀的少年,背对楼梯口,坐在窗边。眺望着如隔烟海的汴梁城,一袭青衫陈旧却干净。

    看见他的那一瞬,赵无安心中沉重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听见身后的响动,少年并没有回头,甚至都没有动一下眉头。他轻声道:“光凭这么点线索,就找到我了啊,不愧是赵无安。”

    “一直以来,你为杀我不惜一切,行踪亦是诡秘难寻。我又非仙人,自然不知你在哪里。”

    赵无安随手拉过一只椅子,毫不见外地坐下,面无表情。

    椅子在木地板上刮出刺耳声响,打破了楼宇中的寂静。

    “但我听说,你在这座汴梁城,待了十年。”赵无安波澜不惊道。

    少年轻笑道:“是啊。要准备一个配得上你的死法和结局,可让我大伤脑筋。”

    “人只要在一处逗留,无论时间长短,一定会留下痕迹。滞留的时间越长,痕迹也就越重。”赵无安淡淡道,“的确,从你身上看不出汴梁的痕迹,仿佛你从未到过这座城市。但汴梁不会说谎,它一定会留下你的痕迹。”

    涂抹不去。

    眼前的少年温润如水,眉眼都是恬淡的模样,让人很难知道他心中究竟燃烧着怎样炽烈的复仇之火。

    那份炽焰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一烧二十载,不曾熄灭。

    “所以,你就靠着这个找到了我?”闻川瑜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