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道士下山,咎由自取大明朝!

加入书签


        随后七天时间,九霄万福宫时有异象呈现,第三进宫殿到第四进宫殿的过道上,坐满了人影,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如痴如醉的吸收道韵,不时有人突破境界,寿元增加,白发返青。

        而茅山气运得到极大的增幅,隐隐有成为神州第一道门的气象!

        茅山道士俱是欣喜若狂,纷纷声称茅山大兴,不负先辈所托!

        只有个别历经岁月的老人还清醒着,但大势如此,他们也不好泼冷水。

        道门不似佛门,需要渡化天下,令天下尽是居士。

        更不比儒家,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图一人之富贵,谋一家一族之煊赫门庭。

        道门正法,虽有宣扬之责,但总以惠民之举,润物无声的走进千家万户,婚丧嫁娶总关道,坐卧行走也合道!

        却不是这般声势煊赫,徒耗茅山气运也!

        九日法会,可谓宾主尽欢,随后杨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而茅山道士大批出山,行走于江南诸地!

        他们杀恶行累累的盗匪流冠,使江南乱象一清,又通过驿站传递杨广谕令,督促各地官员赈灾,江南民生得以短暂恢复。

        可惜终究无法长效推行,此种太平却是昙花一现,等到蝗灾起时,江南尽流民,而李自成高迎祥之流高喊均田免粮,是时应者云集,羸粮景从,形成一股所向披靡的洪流。

        他们穿州过县,杀朱氏子孙,杀士绅豪商,杀官吏兵卒,所过之处,尽是焦土!

        人性人卑劣,残暴暴露无遗!

        这也是杨广抽身而退的根本原因!

        明中期以后,国家财政的破产和赋税的加派,朱明宗室不断提取太仓银两供自己享用,甚至把外库的藏银输入户部,导致国家财政内外交困,面临破产。

        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军费开支,朝廷不断地加派赋税,明朝统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以征矿税为名,派遣了大量矿税监,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加重百姓负担,加速了阶级矛盾激化。

        从皇室到官绅地主兼并土地愈来愈猖狂,他们依靠政治权势大量地侵占官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和私田。

        皇帝在畿辅地区设立了许多皇庄。宗室诸王、勋戚、太监也通过"乞请"和接受"投献"等方式,霸占了越府跨县的大片土地,成了全国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这种情况下,但有灾年,佃农无法应付沉重的徭役赋税,便只能背井离乡,只求一条活路!

        而这么卑微的需求都难以达成,弃尸于道者时有发生。

        般般惨象岂是几页史书,几行文字所能描述?

        饥荒大炙时,所有伦理道德全成了笑话,人性的恶被无限激发,奸淫掳掠,杀人劫物处处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