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做客茅山,茅山众坐而论道!

加入书签


        一道紫色身影出现在茅山脚下,便有道士打出道家礼节,低声说道:“贫道茅元见过圣君,首座已在九霄万福宫静侯,请!”

        杨广微微点头,说道:“见过茅道友,还请前面引路!”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称地肺山,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

        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

        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的宫观道院曾以“甲天下”著称,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

        而此时正值茅山鼎盛之际,不似后来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

        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煊赫茅山仅余断壁残垣。

        纵有国家出资恢复,可惜时逢末法,道统断绝,昔年第一福地竟成风景名胜,再无上清法统,道门大派之气象!

        往日荣光,埋于故纸堆。

        世人对茅山之印象,皆出自影视作品,网络文学。一提茅山道士,皆认为茅山道士头顶梁冠,身披法衣,于夜晚行走于城市乡村,手持罗盘,桃木剑,施咒捉鬼。

        然当是时科技昌明,诸多传统无科学明证,全被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被当时政权所禁止!

        而道家学说除了研习典籍,举办法会之外,更有求神问卜,风水相术,驱邪捉鬼,祝由治病等实践活动。

        但道门实践大异于当时显学,绝非几串公式,几次实验所能证明。

        故道门行事,只能隐于暗处,勉力保传承不绝。

        一条青石台阶延伸到山中云深处,道旁树木郁郁葱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每每在道旁拐角都有知客站立,这迎客规格,倒算隆重。

        但凡馆阁宫殿,皆大开正门,诸多道士,尽游目远眺!

        虽无红毯绵延,亦有清水清道。无丝竹悠扬,然钟鼓声声,更显几分庄严肃穆,超然物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而杨广则足不生尘,踏着鼓点,如云一般向山顶飘去,而各处山道拐角的知客都觉眼前一花,紫色人影已然走远。

        九霄万福宫大殿外的台阶上,十几位道士身穿盛装,俱都宽袍大袖,绣金戴玉,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山道尽头的知客目光惊骇,仿佛看到不可思议的奇景!

        他看到一道紫影似缓实疾的往山顶飘来,各个山道转角知客都摆出同样迎客的姿势,如同被风吹过的草木,微微向山顶倾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