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制度讨论 大幽皇朝丞相罢。

加入书签


        杨旷对着袁守诚说道:“此事就此了过,还有什么事情么?”

        袁守诚继续说道:“老夫观县域五行有些错位,既然你能借助立国坟起高山,可否把县域原始五行梳理一番,而今县域民众普遍认同通天河为西方,西方为金,金生水,通天河水属极强,再有金属催生,水属独强,恐对县主有碍。”

        “可有解决之法?”

        袁守诚说道:“可在立国后,重新规定四方,修驰道,立路标,以国主宫城为中心,改民众认知,再定四方,不出数年,通天河自当归北方玄水之位。”

        杨素摇头说道:“此事不妥,县域方位不是一县之地的民众认可就可以,须知玄参县只有万里地域,周遭有县域,运朝,更远有王国,皇朝。如此行事不说会不会得到周遭认可,县内民众一旦接受,出县也会有方位错乱之忧。袁道长和县主向我们灌输诸多道家思想,老夫不懂,故无话可说。但老夫以为,既然是道家思想,何不以道家手段解决问题。譬如以阵法瞒天过海,在五行上将方位互换,而不是让民众改换观念?”

        高颎也说道:“杨兄所言甚是,道长精通阵法,自是不缺改换五行的手段。只要做到天地认同,民众自会顺天应命。不过道长说修驰道,立路标之法却是我等失了算计。县主,高颎请求在万里县域修驰道,勾连四方。”

        杨旷点头说道:“可以,你去联系妖族,条件和开河一样。”

        杨林开口:“既然县主准备立国,国主宫城也必须修建,而且不能弱了县主气势。”

        “此事你和杨素与高颎商议,本座不插手。”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彼此微微点头,暗暗都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杨旷轻敲案几:“立国的一些土木工程告一段落,那我们就要提前讨论一些意识形态之上的架构。比如官制,军制,比如律法,礼制。”

        杨素第一个开口:“官制的话,老夫建议沿袭前汉制度,国中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施行里,亭,县,郡,国制度。”

        高颎接着说道:“杨公所言不差,但需添加县主前度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中央三公为最,尚书省统辖六部,中书省统率九卿,门下省服务国主,御史台监察百官。官阶可立九品,分主从共十八阶。中央官制大体框架大致完整。”

        宇文弼开口说道:“地方制度是重中之重。老夫以为郡县制最为合适,若国主晋升,可在上面立一国,但军政权力必须分开,免得地方坐大。”

        杨林说道:“除了官阶,还需要爵位制度,以示尊荣,先秦的公侯伯子男五档爵位也该纳入官制。”

        杨旷说道:“那就这样,各位以这些为框架,完善官制,等到大隋立国,之时,官制必须完善。接下来说军制,大家说说。”

        李靖开口说道:“军制其实很简单,历朝历代的军制都有可取之处,只要军队不受文人宦官制约,何种军制都会在名将统帅下拥有不俗的战力。至于宦官文人监军,不过是文武之争和势力主的不自信,君主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