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一镇之长,殚精竭虑去贫弱。

加入书签


        曾有一段时期,华夏万马齐喑,民众的共识就是莫谈国事。

        而今经济复苏,文化昌明,社会大环境百花齐放,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投身政界的杨英来说,民众眼中的口号和标榜,便是他的追求。

        毕竟尔食尔禄,民脂民膏!

        纵有些许持身不正者,自有法纪规范约束以及惩处。

        2008年3月,杨英和王东升经过长谈,终于卸任区长秘书,到通源镇当镇长。

        通源镇为息烽区第三大镇,交通不便,工业和第三产业落后,大部分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线以下。

        虽然国家很早就提出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向年轻化和知识化发展,但二十八岁的镇长还是引来了轩然大波。

        再加上做领导秘书和主政一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状态,毕竟秘书的职责是服务领导,传达或者执行领导下发的文件和政令,并为领导查缺补漏。

        而主政一方则需要做一个决策者,政令的发布和施行必须各方考虑,慎之又慎。

        害民之政,自会有道旁百姓哭,骂名滚滚来!

        杨英的履职,虽有区委组织部人的陪同上任,但终究还是因为年纪小而受到抵制,工作开展的很不顺利!

        一年时间,杨英走遍全镇所有的居委会,街道办,自然村,开展了几十次的脱贫致富讨论会,坐谈会!

        人心也是肉长的,杨英付出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村长,支书,开始跟杨英一起动员民众。

        一些短平快的经济做物生长周期毕竟很短,虽然收益不是很好,但也比种粮食好太多了!

        随着第一批人获利,后面的事情几乎是顺水推舟,他工作的局面也打开了!

        三年后,通源镇家家种植药材,果树。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也渐渐兴盛起来。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在过年回家后不再外出,在家能挣钱,谁还出去漂泊受气?

        而小镇的经济数据几乎翻了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倍,算得上真正脱贫致富!

        杨英也算勾画完心中的蓝图,调令也在不久后下发。

        一千多个日夜,他用轮胎和脚板丈量了通源镇的山山水水,用心血泪水和汗水浇灌了脱贫致富之花的妖娆盛开!

        离开的那一天下起了小雨,他背起包,准备悄悄的走。

        在晨光曦微中打开镇政府的大门,却看到静静站在街道两边,看不到尽头的民众。

        送行的人中老者白发苍苍,幼者身处襁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