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牡丹之家

加入书签


        此的的生活,本就富足,这么一折腾,真是富上加富,可谓是钱粮双丰收。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更为急迫,除了读书学习,青年人对音乐、体育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无条件成为他们的主教练,把人忙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但我毫无怨言,心满意足。因为我认为,已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融入火热的生活之中,无愧于做人!

        现在,每时每刻都有悠扬的笛声、高音喇叭里动人的歌声,还有运动场里的喝彩声,不断地飞出村子,传入寂静的森林、涓涓的溪流,湛蓝的天空,被轻风、被河流、被浮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些自诩为学问满脑,闲时坐在热炕头谈奇说异的村中大老,虽然间失却原先的荣耀,门前冷落,屋内人稀,但他们一点都不记恨我,依然口含烟袋,手捻银须,春风满面,时而侧耳聆听一阵“音乐家”们的演奏,时而唠唠叨叨地指拨一通,其乐融融。妇女儿童瞅空子就现身娱乐场边,眉飞色舞地为小伙子呐喊助威······好笑的是,他们把这一变化都归功于我,太迷信的人私底下就神秘地说:“你们说魏大夫是人吗?哼,那可就错了。实话告诉你,他就是五百年前在这里生活过的金童仙子下凡呀!要不,怎么有那么大的神通,这是一个修成正果的道人留给上辈人的话,说金童仙子会降临奇土。他是村人的活宝,大家要好好保护,万万不可教别人抢去。”这些荒诞无稽,令人发笑的言传,居然间有人信以为真,甚者当面套问,弄的人面红耳赤、哭笑不得,无法排解。事后一想,反正妨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要传就让它传去呗。

        儿的新家庭,在前面已经提过,诸般美满,事事随心,本无须去提。奈儿一时兴高趣浓,语如喷泉,收笔不住,还得啰嗦几句:

        先说姨夫(应该称岳父,因其对这个有些越礼的称谓并不反对,乐于应承,我就准备不再改口,流入俗套),为人豪爽,性情开朗,遇事既不拘泥于俗礼,又不独断专行,总是想方设法迎合青年人的口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

        (本章未完,请翻页)

        流,勇于创新,不怕受挫,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干部。自我一来,就把家中事务尽皆交付,虽经多次推诿,总说他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当了家里的掌柜的。地里的活计,极少要我去做,只教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与学习上,以发挥更大作用。下地劳动,要先行汇报,没有他的许可,我绝对不可到地里去。要不,就要受“惩处”,弄得人啼笑皆非······我们虽是翁婿关系,可他没有一点岳父的架子,说话谈笑如常人,毫不避讳,合家之内没有上下之分,真是天下一奇也!

        阿姨(应做岳母),心地善良,为人忠厚,别看她沉言寡语,不善言辞,但心明如镜,通情达理。待我比亲生儿子还疼,比亲生女儿还爱。未及半月,就把牡丹在她心中的宠位颠倒过来,生活上常常特殊照顾,需求上尽力满足。五月头,她领上我和牡丹,到乡信用社把自己的全部储蓄(说来好笑,三口之家,除“集体”存款,每人都有自己的私财)——给女儿准备做嫁妆的五百元钱,全部取出,硬要我买一台收录机,买一部照相机,买几套体面服装。此虽是我心爱之物,但用她的钱,脸上多少有点不光彩,便极力劝阻,怎奈牡丹一旁捣鬼,明言暗语,极力怂恿。架不住两人合力进攻,我这个未来女婿就脑袋发热,身不由己,硬起头皮,放下颜面,把丈母娘的全部家产挥霍一空·····

        至于牡丹,那更是没有一点挑剔处。诸如“面如娇花、体态轻盈、心地善良、志向高洁、聪敏黠慧、才华横溢······”之辞全都具备,实有“虽花不足愈其容,冰雪不足愈其洁,金玉不可夺其志,纸笔不可言其才”之境界。我俩情趣相投,兴味一致,互尊异性知音,实为红尘挚友。她为多陪我,花六十余元钱买来“鸳鸯”双剑,终日舞弄,依谱演练,虽谈不上炉火纯青,其功夫和耐力确让人佩服地五体投地。见我酷爱音乐,又置办了古琴、琵琶等丝竹乐器,由于天生灵性,手指纤巧,已演练到我望尘莫及的地步。至于吟诗作画,更是内行;描龙刺凤,堪称娴熟。最近,她又虚心拜我为师,学会下围棋,攻防技法亦足使人尽力应付,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