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半成品

加入书签


楚庄领地,每时每刻都在变,月余归来,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楚峰有意识的攻击下,建宁府损坏不大,很快便恢复了元气,这里,一如当初的宁德,掀起了一阵开荒、垦殖热潮,人们于乱世中,终于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乐土,不由愈加珍惜,揣着希望悉心经营自未,呈现出来的,自然是勃勃生机。而惜民、惠民的楚峰,则大受民众爱戴和尊敬,各种趣闻、轶事,四处传唱,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人人自觉遵从楚庄政令,早已忘记州府衙门为何物。

    建宁、宁德商货,开始在两地之间互通有无,而来往于福建、江西、浙江的茶、烟、纸、糖、布、木及土产等货物,也比以前逐渐多了起来,因为楚庄领地内不收城税和关税,就连小老百姓,也能随便挑些东西去卖,而不愁收获全让城关盘剥了去。

    当然,实际上也不是任何税都不收缴,商人经城、关时,有关市批验所负责人进行沽货,商家买卖完毕后,各家自动去课税司交纳税金,并开具凭条,出城、出关时,交由城卫验收即可离开。

    便利的商务,致令更多的商人愿意选择从建宁过境,毕竟不在此地做买卖,是不用纳税的,这可以大大减少过境开支,不过无形中,也促进了楚峰领地内其它产业的发展,诸如食、住、行等,楚庄只要从这些行业间,加收适当税金,就完全抵得上正常关税了,不单博取好名声,又赚了外快,皆大欢喜。

    对于如此变通和营利方法,课税司同僚只能用赞服来形容。

    其实楚峰心思很单纯,按后世经验,只有流通,地方才能繁荣。

    回到宁德,豁然处商铺林立,小贩云集,贸易市场已不得不拓展至外城,县城的身影比原先大了一倍。

    码头港口营建一新,时刻吞吐着海船,少了海盗滋扰,海上贸易得以恢复,而且象楚庄这样半官半民的政体,无视官家的法则,又处处维持着公平秩序,最大程度带动了走私商人的积极性,谁不愿意在平定、宁和、没有盘剥的良好环境下做生意?!当然,宁德比之漳、泉还远远不如,但整个海口流域行船繁忙,那股澎湃的势头,总能留给人‘假以时日’的幻想,足以给外来商人投资信心。

    百卉千葩的宁德,是仅存在于大明境内的怪象。

    楚峰站在码头上,看着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世界,心中的豪情,久久不能平静。

    “少爷,冯九伦求见。”李思诚在身边轻声道。

    楚峰收回思绪,转身回望。

    “少爷。”冯九伦风尘仆仆的,正候在一旁,他的军器作坊设于莒溪,附近有两个大矿场,方便就地取材,打山里赶一趟来,也委实够喘。

    “什么事。”

    “前番少爷吩咐做的火铳样式,已经成型。”冯九伦手一招,身后手下毕恭毕敬送上一杆火铳。

    “哦?”

    取过来,楚峰便爱不释手,这枪乌光流亮,做工精细,很有厚实感,掂量只有几斤重,非常适合单兵野战。

    子铳和火yao池上面设了盖子,既能盖了子铳,又顺便遮雨,当然,大风大雨仍是没辙。药池后面置小挡板,防止击发时产生的气体、火硝伤及射手眼睛。打开防风盖,取出子铳验看。

    子铳铳口呈‘凸’状,突起部位不高,垂直切面加了软木垫圈,差8毫米才与径口持平。

    母铳口则呈‘凹’形,恰好可以不松不紧套入子铳。

    而防风盖属于揭盖式,象个短脚的7字,左端是活页,右面是楔形构造,压盖时,刚好插在子铳屁股后头,在垫圈作用下,子、母铳被挤逼得严丝合缝。防风盖后面,有个螺栓,螺栓上铸接有扳杆,左旋紧下螺栓,就能压住盖板,防止子铳弹跳,若螺栓被火yao震得嵌死,扳杆又可以让枪手轻松拧开螺栓,这玩意有点象立式枪栓,完全是冯九伦结合楚峰理念,加上了自己实践的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