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对垒

加入书签


闽北,最大特点是山多,群山万壑之间,所辟出来的乡镇大多属于弹丸之地。

    整肃的队伍,穿行蜿蜒山坳间,加上后勤辎重,绵延数里,颇为壮观。

    这次楚峰带来了老营,及战飞、童令所部,总共四千兵马,三千后勤,可以称得上是楚庄迄今为止最正规的军事行动了。

    士卒们没有统一制式军服,全体一溜地短衬农家衣,只在前胸、后背统一绣着个楚字,以供区别,武器也是一样,长枪、短铳,参差不齐,然而,就是这么一支杂牌农民军,却扬烈出骁悍、铁血、严明的气势,令人不敢小觑,这是半年训练和几场见血的战役,磨砺出来的军队。

    拥有如此军伍,胡柞倡一点也不为此行的结果操心,望望盘旋在头顶的那群惊鸟,很有些激昂豪情,恨不得随之振翅高飞,俯冲远处的建安县城。“少爷,过了石町岭,就是建安县城了。”

    “嗯。”

    周墩至建安,二百多里地走了五天,这个速度楚峰非常不满意,归根结底,一个是山道难行,一个是后勤拖沓,特别是后勤,没有专职人员,都是因事编佥,聘用当地民夫,效率低下,真是不经实战,不知诟病。

    于是乎,什么兵贵神速、出其不意都白扯了,索性不去理会沿途乡民、密探们的惊诧目光,大摇大摆奔建安而去。

    之所以轻轻松松,是因为此时建宁后防空虚,在周墩地界,魏懋衡拖住了陈必新的两千兵马,建宁治城现在估计也就剩两千余兵备,等陈必新赶回来,只怕早已经成定局了。

    眼前豁然开朗,前面便出现一座城池,背靠白鹤山,三面临水。

    建安县(今建瓯市),建宁府治所,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建安却有三千年历史,明朝以前,一直是历朝在闽地设郡的首选地,如今仍为福建第二大府城,与福州府的关系,就好比南、北直隶。

    建安有城门九个,其中七个不是面江就是靠山,不利于军团作战,东面是楚军来路,这段城面有宁远、政和两道门,宁远门带有瓮城、护城河,易守难攻,政和门地形狭小,但没有壕沟,直通门外有个叫东观的市集,此时早已渺无人烟。

    楚峰不假思索,手一划,大军转向政和门。

    “少爷,为何不让属下先行伪装入城,伺机策应?那样一来,不是少些损伤吗?”经过福宁州一战,战飞似乎开始对卧底有所钟情了。而且政和门外,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隐蔽之处,不论是强功或是对战,都非常不利于已方。

    楚峰似笑非笑:“你怎么知道我这么打,就会损失惨重?”

    “呃......”战飞讪讪无语,少爷的妙策,向来层出不穷,难以揣测,现在还真不好下定论。

    楚峰淡淡说:“楚军成立至今,一直是贼匪身份,行事也脱不开匪气,更没有经过什么正规对战,多半是被动防御,可谓守城有余,进取不足,然而,我们的脚步不会仅此而已,也许将来,还要象现在这样攻城略地,所以,不妨先用小战役历练一下将士,有什么纰漏也好及早改进完善,免得将来出大错。”

    战飞、童令若有所思,隐隐有了一丝冲动,将来,多么诱人啊......

    “贼寇来了!鸣钟示警!”

    政和门附近的钟楼,响起了钟声,急促得令人心慌,不一刻,总镇、游、守各府兵丁无措地蜂拥而出。

    府城顿时崩沸,商铺落闸,民众骇窜归家,不一会儿,原本热闹街市,只剩下一片践踏过后的狼藉。

    近日周墩有匪,府城一直处于戒备状态,一听探子报说贼匪来犯,更是早早的填土封门了,卫兵们要做的事情也不多,然而城再高、墙再厚,也不能抵挡每个人心中的惊惶,原本以为守备大人带了两千弟兄去剿匪,就算不能竟功,起码也能相持一下局势,可没想自己人没回来,贼匪却已经兵临城下,这......守备大人莫不是凶多吉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