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920)在新加坡卖山东水饺

加入书签


在新加坡的生活丰富多彩,我还在朋友的帮助下在一家小贩中心开过一家水饺摊位。

尽管都在一个城市,但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六哥的朋友林先生也仅是六哥刚带我到新加坡时,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平常就是电话联系。我房东Joseph家里边有电话座机。

虽然不经常见面,但是林先生也是帮到了我很多,帮我办学生签证,其实我租住的组屋也是林先生找的房产中介代理给租的。

另外就是介绍我跟他的一个朋友合作,在新加坡开过一个水饺摊档。那个摊档是在芽笼附近,不过是在一个住宅区,这个住宅区是个新的组屋区。

他的朋友是一家新的食阁的老板。食阁跟小贩中心基本一样,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划分为一个个的小摊档。不同的是,食阁感觉装修更好一些,看起来档次更好一些。

食阁一般会控制同种美食摊档的数量,一般每个品种只有一家,譬如说,卖鱼圆面的只有一家,卖肉骨茶的也能有一家,卖海南鸡饭的也只能有一家。包括卖酒水的摊档也是只有一家。

这样,就确保了大家不会有恶性竞争,大家都有饭吃,都有的赚。一般来说,那个卖酒水的摊档利润是最高的,按常规来说就是这家食阁的老板自己来经营。

食阁的老板是林先生的朋友,听说我从中国北方过来,就问林先生我会不会做水饺,他准备比别的食阁多一个不同而富有特点的摊位。

那个年代,新加坡大概只有一家水饺店,而且还是在中央商务区,就是我刚到新加坡时住的那家最高的酒店附近。那个区域叫City Hall。估计租金也不菲。所以,水饺的价格就更令人咋舌了。

记得去看过那家店的价格表,在橱窗上摆了几盘水饺的模型,六新币半打,十二新币一打,就是说一新币一个,确实有些坑爹,而且饺子看起来跟北方的水饺没有可比性,基本上是南方的蒸饺造型。

林先生打电话问我是否会包水饺,我不明就里,就跟他说会,说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包,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当林先生跟我见面后,告诉我他的朋友想开一家水饺摊档,他推荐了我,正好可以解决一部分留学食宿的费用,也可以多了解新加坡人的生活。

而且食阁老板是他的朋友,就当是自己人帮工,也不算非法雇佣外籍老工,问我愿不愿意。

我一听当然愿意,本来我的个性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啥都敢于尝试的,只是多少有点顾虑,尽管在家里经常看妈妈包饺子,我也会擀饺子皮,也会包。但是和面和调饺子馅却从来也没有干过。只是看过,看过和亲手干过可是两个概念,差得很远。

我嘴上是答应了,林先生的朋友也很高兴。带我看了那个新的摊档,新食阁,新摊位,什么设备也没有。食阁老板问我都需要什么设备,他安排人开车去买,我随车指挥购买就好了。

食阁老板派人开车把我带到了一个工业区,里边有个售卖各种设备的市场,我们找到了一个专门销售二手炊事设备的地方,把摊档需要的所有设备购买齐备。

但是擀饺子皮的擀面杖没有,后来我在牛车水的一家专门销售中国产品的商店买到了。也准备了好多盆子,有和面的,有调馅的。

一路上,我装出一副老师傅的样子,不断地回答和指挥那位食阁老板派来随我一起购买设备的伙计。我也想了,反正在这里,我就是最会包水饺的师傅,我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

但是,和面和调馅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无奈之下,所有东西准备齐全之后,我花了好几十新币的国际长途电话费,往家里打了电话,还好家里也都刚安装了座机,跟妈妈详细请教了一下。

妈妈一听我要开水饺店,也是在电话里就笑了起来,说我真是有胆量连和面和调馅都不会,。大老远,打国际长途回来问怎么包饺子。

不过笑归笑,妈妈还是很严谨、很详细、很耐心地跟我讲了和面的技巧,还有调饺子馅的秘方。

并再三嘱咐我一定先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演习两遍,别的口味什么还好说1主要是咸淡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找到那个平衡点。并且跟我说,韭菜肉海米馅的最鲜,最好再调点木耳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