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90)那年的煤场

加入书签


星期天,天气不错,外面阳光明媚,太阳光洒进来,晒得屋子里亮堂堂,暖洋洋。

妈妈的卧室兼客厅传来李谷一的歌声。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

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

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

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

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

我的情爱,我的美梦

永远留在,你的怀中

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

只有风儿,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

只有风儿,送去我的深情……

美好的一天,虽然这歌声还是能带来对佳慧的思念,但明媚的阳光还是让人心里很敞亮,不再聚焦在在那一个点上。

我推开南阳台的房门,走到阳台上。远处群山连绵,隐约能看到覆盖着残雪。

近处,红旗电影院门前又聚集了不少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估计又是在包场观看革命战争片。

像我们戴红领巾时也时常去看的,五分钱一张票,《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红日》等等。

据说现在学生包场票价也涨了,一角钱一张了。

低头看楼下,原来的一大片四合院都拆除了,那位悠然自得听收音机里的京剧的老爷子也不知搬去哪里了。

是也搬到新楼上去了吗?岁数大了能适应上楼吗?我心里信马由缰地想着。

原来那一大片四合院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坑,是要盖多高的楼啊,挖这么深的地基。

听妈妈吃饭时跟父亲议论过,前面要建一栋烟海最高的楼,烟海的国贸大厦,楼顶也如深圳国贸,也会有旋转餐厅。

妈妈还不无担心地说,“以后高楼挡着,阳光就不那么充足了。也会遮挡住不少视野。”

去过深圳的父亲则不以为然,“深圳高楼多着呢,我看烟海以后高楼也会越来越多,你想在五层楼上就南看山,北看海的日子不多了。”

想不到前些日子还不尽相信的事情,就要在身边发生,出现了。

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的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这是个迅速变革的时代,显然已经不再是我自小到大熟悉的那个时代了,慢生活将要被改变了。

尽管阳光明媚,但大寒时节,站在阳台还是很冷。我带好阳台门,去到厨房,看了看烧土暖气的炉子。

炉火还是挺旺的,但煤箱子里的煤块不多了。我回屋找了件破棉袄,是专门干活穿的,戴上口罩。

到厨房炉子旁边提着装煤的旧润滑油桶,“妈,我去楼下小棚装点煤,快烧光了。”

“哦,去吧。戴上口罩,煤尘怪脏的。”妈妈在客厅里回我。

“戴着了”我带上房门,依旧三个台阶一步地提着煤桶跑下楼去。

放杂物的小棚在楼南,紧邻着原来那片四合院。一个差不多两三个平米。

可以放点破木板子,几筐苹果,杂七杂八。最多一进门的地方再放辆自行车。

我的自行车从来都不放小棚,年轻,有的是劲,都是搬到二楼甚至三楼楼梯拐角的地方。

我们家小棚,最里面是个简易煤池子,煤块就堆在池子里。说池子,就是用一圈红砖围了起来而已。外面放了两筐苹果。

我得侧着身从苹果筐边的小夹缝挤进去,弓下身子,用地下的一个破铁簸箕把煤块装到破油桶里。

一往桶里倒,就会弥漫起来一阵煤烟尘,小棚本来空间就不大,等着把这一个比水桶大点的油桶装满,整个小棚已经被煤烟尘占领了。

基本每次把煤块提上楼,在镜子前都会出现一个丑角。烟圈周围都是黑的,戴口罩的部分白净点。其它地方包括两个鼻孔边上都是黑黑的。

每次小溪看到都会指着我笑半天,我们互相闹着,欢乐上一阵子。

今天因为要急着去美东家。把煤提到家,就赶紧趴在脸盆前连头带脖子脸洗了起来。第一盆水基本都是黑黑的。

洗完了,走到镜子前照了照,用手摸了摸稍微有些长的平头,平时这头发长短就该理发了,今天琢磨了一下,决定也把头发开始留长一些。

一边对着镜子端量着自己,一边喊着,“妈,没事我去美东家了。”

“哦,去吧,找美东玩玩我还放心,别到处胡出溜!”妈妈在客厅回着我。

“好,不出去,就在他家聊天听歌,美东会弹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