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六十四)

加入书签


从班里的穿装打扮很快能辨认出另外两个转学过来的同学,来自青海西宁的是位女同学,高挑的个子,长长的腿,穿了一条牛仔裤,很好地把身材展现了出来。

新班级选班花的话,非她莫属。

兰州转学回来的是位男同学,长相清秀,大大的眼睛,头发也有些自来卷,感觉跟美东有些神似,不过比美东话多。

比我早进班里宿舍不几天,已经跟全班同学打成一片了,社交能力明显比我强一大截。

很巧,他也叫超,叫郝超,跟其他同学一样,郝超也很快跟我熟悉了。但跟我的关系明显,因为差不多的背景,很快超过了其他同学。

郝超是投奔的舅舅家。他母亲的老家是这个县北边的一个乡镇,从我们学校顺着公路向北十里路。跟我的老家方向正好相反。

郝超也对这里的条件吐槽不已,他已经住到自己班里的宿舍了。我跟他去看过,条件更加无语。

班里的宿舍感觉比教室的历史还要悠久,也是三间,但是有墙隔开的,进门中间一间,两边各有一个门,里面各是一间。

宿舍门已经少了两块玻璃,也是塑料布遮挡的,但塑料布也是勉强站岗,看到一个角已经在随风飞扬,感觉塑料布的心已经不在宿舍了。

进门三张上下床,做有两间已经数不清几张床了,进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窗户上都贴的报纸,挡住了外面的光,昏暗潮湿。

跟郝超去宿舍拿东西的时候是白天,没什么人。一进屋也是臭烘烘的味道。

中间房梁也都是天长日久熏成乌黑色的了。里屋居然有顶棚,都已经成古旧的黄色了。从下边站着仰头就能看到大大的标题。

其中一张整版套红的报纸,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把下铺的铺盖掀了一角,踩着下铺的床板边,把着上铺的把手,仰头看。

套红标题,《伟大领袖***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同首都五十万革命群众和国际友人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我又往上爬,站到上铺仰头找日期,居然是一九七一年五月二日的《人民日报》。

看着这一顶棚上一个年代的报纸。感觉这宿舍确实是有些故事和历史了。

“看什么呢?海超?”郝超拿了东西在外屋叫我,“走吧?”

“哎,来了,在看顶棚上的报纸呢。”我小心翼翼地从上铺下来,第一次爬上铺,显得比较笨拙。

“对了海超,刚搬来一张床,你也搬回来吧。一个班的多热闹,”郝超跟我说。

“哦哦,是吗?”我答应着,心里想,“原来还很盼着回自己班宿舍的,但一看这条件还不如现在的宿舍。”

我和郝超走到教室门口,正好碰到张老师,“龙海超!”张老师叫住了我,“班级宿舍刚又争取一张床,今天应该就搬进去了。”

“是吗?张老师。”我和郝超停下脚步。

“正好,郝超也在,下午上完课,你去帮龙海超把他行李一起搬到咱们宿舍。”

“好的,张老师,”郝超很开心地说。

张老师赶去邻班上语文课了,我和郝超进了教室,郝超坐在我前边一排。

坐下后,郝超悄悄跟我说,”我现在住在里屋,太脏了,你搬回来,我们一起在外屋吧?”

“行啊,也好有个伴。”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不过外屋,人少就是冷点,又没有玻璃。”郝超说。

“没事,多盖一床被,我还有一床被,我二婶给了我三床被。”我若无其事地说。

“冷不怕,就怕脏,怕臭烘烘的味。”我心里想着,“这次我得住上铺,老鼠不容易爬上来。”

这堂是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位个头不高,白净的男老师,留着分头,鬓角稍长,有些盖住耳朵。穿着一件灰色的小翻领半大呢子大衣。

这穿着打扮在那个年代乡镇,已经是很另类了,很前卫了。

“起立!”班长喊口令。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坐下!”班长结束口令。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描写乡村黄昏美景的歌曲。”

“这首歌词非常美,作者通过很简练的语言,将一幅农村写意的水墨画轻松地勾勒了出来,饱含着对乡村生活的浓情蜜意。”

“乡村生活能有什么浓情蜜意?”我坐在座位不屑地想着。

“同学们,我们都来自农村,”音乐老师低头沉思片刻,猛地抬头甩了一下头发,又用手向耳后别了别没甩过去的几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