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范先生

加入书签


“范公馆和我们鸿门,素来没有交集,为何他会过来?”老管家,顿时皱眉。

        “范公馆遍布全球,在全球各国,都驻扎有分馆。”

        孙顶天,目带严肃:“这范先生,乃是范家的嫡系核心人物,他代表范公馆,驻扎在眉国,已经有好几年,却一直很低调。”

        “不过,他范公馆虽然厉害,也有国际影响力,却和我们鸿门没冲突,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范公馆,并非江湖势力,也非庙宇势力,更不是民间势力。

        这是一群读书人,读国学、研究哲学,著书立传的学霸。

        说到这范公馆,在如今的民间,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

        但在国际上,一听到范公馆,很多强者,都会肃然起敬!

        因为!

        范公馆的祖师爷,乃是——范!仲!淹!

        北范仲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却胸怀凌云志,决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数年苦读,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教育、著书,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天圣五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南京应天府,应邀加入官学,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在这段执教时期,范仲淹慷慨陈词,阔论天下事,声名鹊起。

        而在这个时期,范仲淹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士子。

        这其中,曾经有幸聆听范仲淹讲课,却不愿为官的士子。

        他归隐山林,著书立传,系统整理范仲淹的学术思想。

        这本书,历经后来多次编撰,最终形成了一本书——范公语录。

        范公语录成书的大概时间,是范仲淹去世之后,在往后七十多年。

        而此时,外敌攻破皇城,两朝皇帝父子二人被俘,皇城几乎毁灭。

        国破家亡之际,一群自称范门子弟的士子,纷站出来,四处演讲,呼吁百姓抗金。

        一时之间,范公语录,人尽皆知,广为流传。

        在抗金的长期过程之中,范公馆逐步成型,并遵范仲淹为祖师爷。

        然而!

        当岳飞被害风波亭之后,范公馆消声灭迹,再也没了踪迹。

        据说,范公馆的弟子,是带着岳飞写的武穆遗书,隐藏在暗中,寻找岳王传承人。

        而后

        每当朝代更迭之时,范公馆的弟子,就会神秘出现。

        而当江山一统之时,范公馆的弟子,又会再次消失。

        如此反复数次,范公馆在历史上,既神秘,也非常的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