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影视背后的故事-第2/2页

加入书签
  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电影厂么?我是市台,我想问下路导是不是已经到你们单位了?……好好,你让你们刘主任接电话。”

  等电话的时候,又招沈飞过来让他把那个曲目这在纸上。

  “哎,老刘么,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改《老子、儿子和弦子》这部戏么?对,是豫剧,我听说还是咱们市豫剧团的代表作……嗯嗯,好,我等你电话。”

  “小飞,你在办公室里带着写你的小说,还有,等会来电话了你别接,让它一直响也没事。”

  真准备走人又回过头来交代:“还有,这件事别跟台里其他人说,尤其是别让电影厂知道你提这事。”

  看着老主任匆匆而去的身影,沈飞皱着眉回到他的椅子上坐好。

  看来这里面确实有猫腻啊,本来在会议室听到齐编剧介绍戏的时候他还纳闷呢。市团的代表作被许倡豫剧团弄出来拍电影,市团的人竟然完全没有参与,这得多大方才会这么干呢。

  现在嘛,就看路导他们怎么解决问题了,这老主任果然心疼咱啊。既然不用管这件事,那自然躲得远远的的更好。

  只不过今天这场见闻更加坚定了他从市台撤出来的决心,还是走了好啊,只能对不起老主任的厚爱了。

  其实刚进电视台那会儿,沈飞还曾幻想过凭借自己庞大的阅片量,多扒几个适合的剧本,然后就能搭上国内大导们,到时候电视剧电影拍的飞起。

  这不过是妄想罢了,大导们都有自己的圈子,自己这种毫无名气可言的生瓜蛋子估计人家都懒得看一眼。

  所以想通了后,他才开始写文章,文以载道嘛。

  第一次投稿的是《莽原》,为了不使自己文章蒙尘,沈飞让沈爸直接刷脸递了过去。杂志社还是很给面子的,三万字的中篇过审后就直接给了一月刊的版面。自此以后,小沈同志正式成为文坛新秀,后面再给其它杂志社投稿就顺畅多了。

  京城文艺出版社的《十月》,登刊的内容新潮激进,对社会变革充满敏锐度,给它投的小说是沈飞精挑细选的。以新时代女性下海创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时尚小姐》刚过审,杂志社的编辑就来信询问,看他是否有出长篇小说的想法。

  本来他还想先把编制落实了再考虑去首都,现如今只能加快脚步,早点铺路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